幕后花絮
创作背景
1959年,徐景达希望尝试制作水墨风格的动画,他找到找到摄影师段孝萱。谈到:“齐白石的画可以印在脸盆上,看上去很逼真,能不能把它做成动画”。
两人还找了时任美影厂总技师钱家骏一起研究。
1960年中国美术电影展览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听了汇报后说:“你们能把齐白石的画动起来就更好了。”
这个消息传回美影厂后,他们开始了水墨动画实验。
第一个实验镜头是“一只青蛙从荷叶上跳下来”。
这样,探索到基本方法后,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实验。全厂所有原动画工作人员都开始制作蛙、鱼、虾、马等片段。
3个月后,《水墨动画实验》完成,描绘不同动物的多个几十秒片段组成了一个短片。
根据实验的成果和成片的需要,美影厂创作团队在原有的三四个故事环节的基础上,又加入六七个环节,丰富剧情,并加入彩色的金鱼形象。
1960年7月,时长15分钟的首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就这样诞生了。
花絮
1·《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当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创造出这部作品,用大量精力在技术加以探索,虽然国画技法的特殊性在实现连贯的动态效果方面存在很大困难,但通过拍摄技术手段解决了这个难题,并且营造出了的单纯、质朴、简洁的童话世界。
2·影片创作源自徐景达先生提出的“齐白石的画可以印在脸盆上,看上去很逼真,能不能把它做成动画”的构想。陈毅副总理在参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时候了解这个构想后支持了这个想法。
3·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的原型出自于白石老人的水墨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从根本上来说,水墨动画的诞生有着其必然性,它既是老一辈的动画工作者在中国这块传统水墨艺术的厚重土地上,数十年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积累、沉淀,也带有着受到中国传统美学理念的启迪,而迸发出来的创作激情。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