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华师范大学师培师训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西华师范大学学术研究

西华师范大学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个、四川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长期科研基地2个、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1个、南充市重点实验室7个。拥有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3个、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4个、四川新型智库2个。建有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区域文化研究中心、蜀道文化研究中心等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西华师范大学体育文化研究基地、蜀道研究院、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中心、四川省落下闳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四川党史党建研究中心、四川研学旅行发展研究中心等其他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中心西南分中心、四川省组织修复材料工程技术中心。
研究平台(截至2024年7月)
平台类型平台名称获批时间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8年
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年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化学合成与污染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09年
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组织修复材料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
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干旱河谷土壤侵蚀监测与控制工程实验室2023年
四川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栗子坪大熊猫生态与保护四川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21年
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最优化理论与应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丘陵地区国土资源统筹利用工程实验室2009年
注:仅部分列举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6月,学校主持承担科研项目680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国家级项目270余项,省部级项目600余项。发表论文15500多篇,其中sci、ssci、a&hci收录2100多篇,cssci、cscd收录1400多篇,出版著作340余部,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3部。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50多项,其中全国科学大会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教育部优秀成果奖6项、农业农村部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和中华农业科技奖2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1项。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14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80余项。学校在大熊猫生态保护领域,创建了全球第一个大熊猫野外观测站,出版了全球第一部大熊猫生态学专著,牵头开展了首次全国大熊猫野外调查,促成了我国第一次野生动物保护国际合作,成立了全国首个大熊猫学院,被誉为“中国的熊猫大学”。学校领衔发现的“cwnu星团表”成为国际上首次以中国高校及科研院所名字命名编号大样本的天体星表。
研究成果(截至2024年7月)
项目(课题)名称所获奖项获奖年份
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研究与种群复壮技术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
多金属危废模块化回收综合利用工艺技术系统集成及应用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9年
约束最优与平衡问题的理论与方法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9年
非线性密码函数及其相关编码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2021年
智能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2023年
生态脆弱区蚕桑绿色高效与转型升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及应用推广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2023年
两栖动物对环境变化的生态适应性研究南充市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2023年
非凸极小化算法研究南充市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2023年
硅氧化物/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储锂性能调控和电化学反应机理南充市科技创新成果奖三等奖2023年
干热河谷侵蚀沟形态规律及其环境响应南充市科技创新成果奖三等奖2023年
人类一自然干扰下西南山地珍稀兽类保护与应用南充市科技创新成果奖三等奖2023年
注:仅部分列举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5月,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有纸质图书348万余册,电子图书482万余册,电子期刊130·6万余册,珍藏古籍5600余种、74000余册,涵盖师范和非师范专业的理、工、文、史、哲、政、经、法等学科,建成综合性多学科的川东北地区的文献和信息中心。图书馆经四川省政府办公厅批准成为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建成四川省方志馆西华师范大学分馆、川渝方志馆西华师范大学分馆,系四川省内第三所揭牌的高校方志分馆,也是第二个川渝共建的方志分馆,有川渝各地方志、地情文献2700余册。馆藏线装书、善本书8000余册,其中有明洪武年间的《洪武正韵》、明嘉靖年间的《韩诗外传》、清代《西域地理图说》等重要文献,开展古籍普查、古籍保护、古籍修复,可移动文物普查等工作。

学术刊物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四川省教育厅主管、西华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本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lnfo)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的正确导向,注重反映社科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积极追踪社会学术热点和理论前沿,所刊论文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践性。本刊主要刊载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文学、语言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辟有“国家治理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共同富裕研究”“数字经济研究”“蜀道研究”“写本学研究”等特色栏目。先后获得“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扩展期刊”“四川省社会科学精品期刊”“四川省质量一级期刊”等荣誉称号。2023年,期刊“写本学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四川省教育厅主管,西华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刊物。1980年创刊。主要刊登自然科学领域(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的创新性和重要性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及学科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论文、综合评述和研究简报。其宗旨是:展示优秀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本刊是“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四川省优秀期刊”“四川省质量一级期刊”“四川省高校优秀科技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国知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超星期刊域出版系统》全文收录。本刊不收审稿费和版面费,同时根据文章质量和篇幅支付通信作者较高稿酬。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