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3年5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有1个国家专项实验室,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研究中心,1个校企合作实验室;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成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院,下设5个研究平台。
国家专项实验室:现代医学电子技术及仪器国家专业实验室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民政部神经功能信息与康复工程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研究中心:陕西省营养与健康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校企合作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雀巢研究中心营养与健康实验室
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院下设研究平台:医学信息与智能工程、医学传感与分子诊断、医学超声与高端影像、生物分子与微纳技术、生物科学与技术等
科研成果
据2023年5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近5年来先后承担973计划子课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开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00项,累计科研到款1·2亿元,累计发表sci收录文章(第一完成单位)600余篇,获授权专利185项,获省部级奖项6项,包括中国专利金奖等荣誉。
项目名称 | 获奖时间 | 奖励类型 |
---|---|---|
高通量多靶标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 2020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生物可降解支架微结构仿生设计制造基础 | 2019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
低对称性纳米结构多信息光谱特性调控及其在生化精准检测中的应用 | 2020 |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多靶标高通量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 2020 |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人乳头瘤病毒预防性疫苗研制策略及其免疫生物学研究 | 2019 |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一种基于宽波束造影成像及提取灌注时间强度曲线的方法 | 2018 | 中国专利奖金奖 |
用稀土钕铁硼强磁生物效应创新消化外科修复重建技术的系列研究 | 2018 | 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
白细胞介素6等精准系列靶标在卵巢癌靶向治疗的关键技术构建 | 2017 |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基于智能算法的基因多态性判别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017 |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高对比高分辨率超声微泡成像与灌注产量成像关键技术及系列设备 | 2017 |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成功研制我国首款超声微泡造影成像系列设备 | 2018 | 2017中国十大医学进展 |
侧流层析试纸关键技术及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 2020 | 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自然环境下心血管长时间可靠监测及系列装置 | 2020 | 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低对称性纳米结构的多信息光谱特性调控及其在特异性生化精准检测中的应用 | 2020 | 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细胞力学微环境工程相关基础及应用研究 | 2019 |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秦岭北麓可食林叶(果)天然产物活性机制研究 | 2019 |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多孔纸基流动理论及其在即时检测中的应用 | 2017 |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核酸信号放大生物分析新方法 | 2018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资料来源: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