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2年4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研究中心7个,校企合作科研基地5个。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研究中心: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碳减排与绿色化工校企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碳减排与绿色能源化工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能源化工过程强化创新引智基地、新能源系统工程与装备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能源化工过程强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化学和化工联合会石油和化工行业煤基碳材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性能建筑材料及涂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
校企合作科研基地:西安交大—江苏联兴危废处置技术及装备研究中心、山东蓝想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共建“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及装备研究中心”、浙江强盛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能源化工先进装备研究中心、京博—西交工业技术联合研究院、能源化工工艺及装备技术联合研发中心
科研成果
据2022年4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973/863/重大专项课题8项,国际合作项目9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基金100余项,以及省部级及企业合作项目360余项;近三年发表sci论文500余篇(esi论文23篇),授权发明专利90余件,中英文专著11部(章),获省部级科研奖项6项,国际奖项2项。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委托单位 | 负责人 |
---|---|---|---|
多过程耦合的能量转化-传输-耗散规律及协同优化 | 973计划 | 科技部 | 杨伯伦 |
太阳光伏/光热(pv/t)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 863计划 | 魏进家 | |
核电管道焊接件失效检测监测新技术研究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院 | 段权 |
核电管道焊接件失效检测监测技术 | 国家重大专项 | 中科院金属所 | |
****特性研究 | 国防973 | ***** | 张海滨 |
输气管道用高强钢内腐蚀关键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 | 863计划 |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程光旭 |
碳氢工业尾气合成代用天然气工艺技术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陕西省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伊春海 |
两相流动与传热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国家基金委 | 魏进家 |
耦合传递过程的归一化系统集成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 重点项目 | 冯霄 | |
基于介尺度结构分析的流化床甲烷化反应系统研究 | 重大研究计划 | 杨伯伦 | |
炼化系统大规模动态与多目标优化的gpu异构并行加速策略及方法 | 面上项目 | 刘永忠 | |
耦合反应参数优化的氢网络集成机理和方法研究 | 刘桂莲 | ||
分步再生的两元非水溶剂高效捕集co2的力耦合机理研究 | 张早校 | ||
基于信息熵最大化理论的催化汽油二次反应体系的分子模拟 | 杨伯伦 | ||
基于混合互补机理的多杂质质量交换网络集成研究 | 刘桂莲 | ||
超临界甲醇制备脂肪酸甲酯的多元相平衡研究 | 方涛 | ||
复杂工况下压力能传递的压力波动与叠加强化机制研究 | 邓建强 | ||
存在升级节点的能量/质量交换网络集成方法研究 | 冯霄 | ||
面向大型机械结构失效评价与寿命预测的多尺度理论研究 | 程光旭 | ||
纳米制冷剂蓄冷材料制备及其水合相变过程机理研究 | 李娜 | ||
封存co2裹挟污染物迁移的多前沿跟踪与污染物运移机理 | 刘永忠 | ||
拉伸流场中界面活性剂减阻溶液的强化传热机理 | 魏进家 | ||
源阱特性与提纯互动耦合的氢网络系统集成 | 刘桂莲 | ||
工业用水系统的动态瓶颈鞭尸及其解瓶颈策略 | 青年项目 | 沈人杰 | |
横向剪切气流中气液两相环状流射流液膜的破碎与雾化 | 张海滨 | ||
物-化耦合微纳米结构润湿性及促进滴状冷凝机理研究 | 齐宝金 | ||
复杂因素下的金属氢化物连续热压缩循环性能稳定性研究 | 杨福胜 | ||
超支化聚硼酸酯改性苯并恶嗪树脂的相分离与微观结构调控 | 刘育红 | ||
复杂石化装备视情维修中的非理想维修行为及模型研究 | 胡海军 | ||
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中锂离子输运通道的构建及输运机理 | 李明涛 | ||
新型三维有序大孔m@tio2(m=cds,fe2o3,wo3)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增强机制研究 | 杨贵东 | ||
分级孔内扩散与吸附过程的多尺度耦合体积平均理论 | 闫孝红 | ||
基于酰氯扩散速率控制的水溶性大分子界面聚合制备超薄复合膜研究 | 伊春海 | ||
可吸入颗粒在人体鼻腔内湍流运动及沉积规律的研究 | 王斯民 | ||
用能与用水同时优化的工业水网络系统集成 | 沈人杰 | ||
多层高压储氢容器及焊接接头的氢损伤与疲劳失效研究 | 博士点基金 | 教育部 | 程光旭 |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有机氢化物脱氢催化材料设计 | 杨伯伦 | ||
超临界流体制备16碳脂肪酸甲酯的相平衡基础研究 | 方涛 | ||
太阳能水工质腔式吸热器启动与运行性能及热质传递规律研究 | 魏进家 | ||
地下封存co2中多相驱替的界面传质特性与污染物迁移机理 | 刘永忠 | ||
基于信息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的教育动力学研究- | 李德昌 | ||
信息人管理学-势科学视域中的管理动力学研究 | 李德昌 | ||
基于微通道技术的金属氢化物反应器过程强化研究 | 张早校 | ||
表面活性剂减阻节能的尺度放大与强化换热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 魏进家 | ||
具有二次传热表面的微小矩形通道内流动沸腾的传热机理研究 | 王斯民 | ||
可控仿生构筑tio2微纳米疏水结构及其促进蒸汽滴状冷凝机理研究 | 齐宝金 | ||
tio2-al2o3负载ni2p油品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技术放大 | 陕西省科技统筹项目 | 陕西省财政厅 | 杨伯伦 |
化工过程能/质耦合网络的瓶颈过程的辨识方法与解瓶颈策略 | 其他省市项目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 刘桂莲 |
基于生命周期分析的天然气净化装置基准能耗与能效评价 | 省工业攻关 | 陕西省财政厅 | 沈人杰 |
炼厂氢网络的提纯回用集成方法研究 | 其他省市项目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 冯霄 |
能源化工系统中能量利用与co2排放的博弈机制及优化 | 陕西省基金 | 陕西省科技厅 | 刘永忠 |
钢丝绳损伤演化评价方法研究及在线检测系统开发 | 省工业攻关 | 段权 | |
新型离子液体基电解质制备及锂离子在其中的输运机制 | 陕西省基金 | 陕西省财政厅 | 李明涛 |
超临界流体两步法合成脂肪酸甲酯的相平衡基础研究 | 陕西省科技厅 | 方涛 | |
新型三维有序大孔石墨烯/g-c3n4/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杨贵东 | ||
粉煤中低温热解尾气除尘技术开发 | 省工业攻关 | 李云 | |
炼厂硫代谢网络的瓶颈辨识及脱硫系统优化研究 | 刘永忠 | ||
基于复合积理论的氢化物反应器过程强化研究 | 陕西省基金 | 杨福胜 | |
超支化聚氨酯-苯并噁嗪共聚物的微观相结构演化及计算机模拟 | 刘育红 | ||
一氧化氮低温催化分解过程rh基负载双金属催化剂的设计 | 齐随涛 | ||
高效化学吸收法捕集co2的唯象优配机理研究 | 余云松 | ||
力-电化学作用下管道局部腐蚀演化规律及安全评价方法 | 中国博士后基金 | 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 武玮 |
多态同步钙基捕捉co2粒子化相场协同研究 | 余云松 | ||
纳米金催化剂调控氧化反应选择性的理论基础与实验探索 | 常春然 | ||
资料来源: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