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3年5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有国家级“111计划”引智基地1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校级共享中心1个,校级创新研究所5个;研究实验室2·6万平米,其中超净实验室近1000平米;有两台球差校正高分辨透射电镜(最高分辨率为0·8å)、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等仪器和设备。
国家级“111计划”引智基地:多功能铁电材料与器件研究引智基地
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国家多功能铁电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多功能材料与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子物理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陕西省信息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微纳电子与系统集成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先进储能电子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国际合作基地:陕西省新能源介质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据2023年5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973”子项目4项,国家或国防“863”重点和面上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53项,境外合作项目5项,国防和省部级项目37项,累计科研经费到款超过2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发表论文1000多篇,其中sci收录804篇,影响其中因子10以上41篇,包括《science》《nature》《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国际学术期刊,入选高被引论文esi数据库23篇,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
项目名称 | 时间 | 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2015年 | 弛豫铁电体的微畴-宏畴理论体系及其相关材料的高性能化 | 姚熹、徐卓、魏晓勇、李振荣、李飞 |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2016年 | 光控光系统中多光子相干调控研究 | 司金海、张彦鹏等 |
资料来源: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