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3年5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开设1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据2023年5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有教职员工143人,其中教授34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40人,高级工程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级领军人才计划入选者4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侯洵(兼职)、姚熹(专职)
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者:刘明、任巍、王宏兴、徐友龙、云峰
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获得者:张朝阳、周迪、李飞、靳立、李峰、严永科、王志广、张楠、周子尧
学科建设
学科体系
据2023年5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领域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3个。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电子科学与技术
专业博士学位授权领域: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集成电路工程、光电信息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科学与技术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集成电路工程、光电信息工程
重点学科
据2023年5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估结果为a−。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23年5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校级本科教学实验中心1个;有1000平米教学实验室;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陕西省精品课程1门。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
校级本科教学实验中心:电子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年度 |
---|---|---|
半导体物理 | 徐友龙 | 2010年 |
资料来源: |
课程名称 | 课程组负责人 | 年度 |
---|---|---|
半导体物理 | 耿莉、徐友龙 | 2009年 |
资料来源: |
教学成果
时间 | 奖励名称 | 成果名称 | 获奖人 |
---|---|---|---|
2022年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国家战略牵引,优势学科协同,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徐卓,姚熹,周济,邓龙江,李飞,朱京平,王晓慧,朱建国,魏晓勇,冯玉军,李勃,吴家刚,毕磊,胡庆元,王政 |
资料来源: |
学生成绩
据2023年5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近三年本科生发表sci学术论文19篇,学生一作9篇;本硕博贯通培养学生中,获全国百篇优博论文和全国百篇优博提名论文各1篇。
时间 | 奖励名称 | 项目名称 | 指导教师 |
---|---|---|---|
2019年4月 | 2018年度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 | 《飞秒激光仿生调控材料表面浸润性》 | 陈烽 |
2019年10月 |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 蓝鲸压电——下一代超声材料引领者 | 姚熹等 |
资料来源: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