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西安仪器工业学校
1955年4月,苏联援建中国156个重点大型项目中“兵器工业系统”在西北地区部署,配套建立了唯一一所培养高层次兵工科技人才的学校---西安第二工业学校,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次年2月20日,学校更名为“西安仪器制造工业学校”。1957年4月28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一局颁发《调整中等专业学校的决定》,将昆明仪器制造工业学校(始建于1936年抗日战争前夕)并入西安仪器制造工业学校。1960年3月1日,学校升格为“西安仪器制造工业专科学校”。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1963年5月13日,第三机械工业部五局调整所属学校名称,改校名为“西安仪器工业学校”。西安工业学院时期
1965年4月16日,经第五机械工业部的批准,学校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同时更名为“西安工业学院”。1978年4月27日,《人民日报》刊登新华社北京月4月25日电,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增设一批普通高等学校的报告,决定在全国恢复和增设55所普通高等学校,西安工业学院成为全国首批恢复招生13所高校之一。1987年2月24日,学校隶属于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1988年,学校隶属于机械电子工业部。1993年,学校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12月13日,学校顺利完成了隶属体制调整,改制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院校。2004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了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独立学院)。2006年2月14日,学校经国家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时期
学校以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大力推进本科教育改革与建设,2007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学校被陕西省确定为重点建设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同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2年5月22日,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共建西安工业大学签约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同年,学校经陕西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批准成为国家二级保密资格单位,正式成为一所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研高校;2013年,学校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同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年,获批成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
2016年,学校材料与化工学院李建平教授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高性能多尺度颗粒协同增强铝、镁基复合材料关键技术与应用”喜获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同年7月,学校获批成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2018年3月,学校与七所高校共同成立b8协同创新联盟,并担任该联盟常任理事单位;同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同年,入选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5月16日,成为“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首批会员单位之一;6月,加入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2022年3月,入选陕西省2021年度“双百工程”先进单位拟表彰名单。
2025年4月20日,西安工业大学建校7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兵器创新大会在该校未央校区举行,陕西省科协与西安工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