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办学历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办学历史

创办学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为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无线电学校。随着战事发展,红军需要建立无线电通信网,中央决定由红军无线电队队长王诤负责组建红一方面军无线电训练班。1931年2月10日,红一方面军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在江西宁都小布开学。朱德总司令亲自参加了红军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的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延续着中国高校最长的红色根脉。建校后先后于江西瑞金、陕西延安、河北获鹿、河北张家口等地办学,1958年迁址陕西西安,1960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简称“西军电”),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毛泽东同志曾先后三次为学校题词:“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

1931年11月,从第三期无线电训练班起,训练班改名为红军无线电学校。

流动办学

1933年3月,学校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简称红军通校。学校开始流动办学。

1934年10月,红军无线电通信学校随军党中央从瑞金撤离。红军通校整编为军委纵队的教导大队,代号是“红星第三大队”。

1935年12月,红军通校师生到达陕北吴起镇。后随中央机关到达陕北瓦窑堡。陕北无线电训练班、红25军无线电训练班,与学校合并,成立中央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

1937年1月,学校随党中央进驻延安,简称“延安通校”,从此开始了在抗日战争中办学的新时期。同年11月,晋察冀军区为保障部队通信联络畅通,举办无线电训练班、训练大队,后发展成为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

1948年5月,延安通校转移至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与晋察冀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晋冀鲁豫军区通校,军委气象局合并为华北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这几部分学校分别在河北省解放区的阜平、获鹿和坪山等地办学。

延办军校

1949年3月,学校迁址河北张家口,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校组建为中央军委工程学校。1949年11月27日,学校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朱德、聂荣臻亲自为学校题词。毛泽东同志为学校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学校的办学宗旨。

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学校只有通信专业,其分为三个层次,即工程、机务和报务。1952年冬,学校无线电通信的两年制“机务班”开始授课。

1952年5月19日,中央军委批准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设立了无线工程、有线工程、雷达工程系,学校正式开展本科教育。

迁址西安

1952年,因张家口地区偏僻,不利于学院的发展,学校筹划迁址建校。学校最初筹划在北京郊区沙河一带选择校址。1953年,学校将迁至北京的方案经通信部上报军委批准。但中央、国务院经过考虑,决定把学院迁往西安。1955年秋天,学校定址西安南郊。经过两年多的建设,1958年春,新校舍初具规模。1958年3月,学校开展搬迁工作。8月13日,全校完成全部搬迁任务。

迁校西安后,学校培养目标发生变化,学校要培养能够进行研究设计的工程师。1959年,学校被中央批准的20所重点大学之一。1960年,学校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从通信兵部划归为国防科委,学校开始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学校开始在全国统一招生,新设了自动控制、制导、遥测遥控等20个专业,并开始招收研究生,成为与哈军工齐名的军内两所重点学府。

1963年9月1日,学校由通信兵划归国防科委领导。1966年4月1日,学校退出军队序列,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更名西北电讯工程学院。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7年,根据中国改革发展需要,学校成立了天线与电磁场研究所。

西电发展

1988年1月,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更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6年,学校获准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教育部正式批准学校试办研究生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成立。

2001年,学校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2002年,教育部、信息产业部、西安市三方签署共建学校协议。2003年,学校征地3000亩,开始建设新校区。9月,学校被列入九大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之一。2004年,教育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签署共建学校协议,学校南校区投入使用。2007年,学校入选首批60所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

2008年1月,教育部、国防科工委、陕西省三方签署共建学校协议,教育部支持学校整合国防特色优势平台,国防科工委支持学校承建国防科技国家实验室。学校首个985平台(先进军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获批建设。2010年6月,学校入选首批61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2011年,学校加入北京高科大学联盟。

2012年,学校入选首批41所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宁波信息技术研究院成立。2013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昆山研究生院揭牌成立。同年,入选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14年,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2011计划“国家认定。2015年,学校获批创办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2016年,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教育部继续共建学校,成为全国两所连续三轮入选国防科工局与教育部共建的重点院校之一。

2017年9月,学校入选首批7所世界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同月,入选首批中国“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名单。信息与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6月,学校入选19所全国双创示范基地高校之一。

201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研究生院)成立。2019年1月,学校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创始成员并跻身11所常务理事单位。9月,学校响应教育部建设集成攻关大平台号召,成立首个按照学术特区、人才特区标准建设的科研二级科研实体单位——信息感知集成攻关研究院。12月,中国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发展联盟成立,学校当选理事长单位。同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青岛计算技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成立。

2020年2月,学校与与广州市举行合作共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并举行了签约仪式。9月,入选第二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2021年1月,西安市政府发布文件:支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6月,加入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

2022年2月,学校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3月1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光电工程学院揭牌成立。5月16日,成为陕西省孔子学院联盟成员。

2023年4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被推选为全国高校红色体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4月20日,牵头成立西北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联盟。8月7日上午,西电马来西亚深斋孔子学院揭牌仪式在马来西亚霹雳州怡保市举行。9月,学校入选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名单。9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立研究生导师发展中心。

2025年1月13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力学与感知工程学院成立。4月3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中国电科总部举行。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