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1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2个其他实验室、1个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同时,建有2个国家研究基地。
国家研究基地: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剂工程研究基地、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试研究基地
实验室:浙南特色中药重点实验室、生长因子药物开发浙江省工程实验室
科研成果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光华工程科技奖(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2018年各1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6)、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5)、教育部科技二等奖(2011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2年)、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8年)等科技奖励。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等各项国家重大项目,已立项国家自然基金共146项,其中国家“优青”项目2项,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20余项,发表sci论文7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0多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署名单位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mol cell、circulation、cell metabolism、j am coll cardiol、j hepatology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2项科研成果搭载“神舟八号”进行太空实验。
2016年序号 | 奖励名称 | 获奖项目 | 获奖人 | 级别 |
---|
1 | 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 生长因子创新药物及作用机制研究 | 黄志锋 | 省部级 |
2 |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提高生长因子类功能蛋白表达量及稳定性的新技术及应用 | 黄志锋 | 省部级 |
3 |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药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 高红昌 | 省部级 |
4 | 温州市永乐基金会医药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 用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技术进行肾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研究 | 高红昌 | 市厅级 |
5 | 温州市永乐基金会医药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 杂氮硅三环衍生物生物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叶发青 | 市厅级 |
6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二等奖 | 柔性纳米脂质体介导bfgf经鼻嗅区入脑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 | 赵应征 | 市厅级 |
7 | 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中药靶向载体—peg化复合脂质超声微泡的构建 | 赵应征 | 市厅级 |
2015年序号 | 奖励名称 | 获奖项目 | 获奖人 | 级别 |
---|
1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中国人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发生新特征与防治关键措施研究 | 李校堃 | 国家级 |
2 |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 | 李校堃 | 省部级 |
3 | 中国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以天然药物姜黄素为先导物的系列结构类似物设计与新药发现 | 梁广 | 省部级 |
4 | 药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物化学奖 | | 梁广 | 省部级 |
5 | 温州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高效微纳米载体的构建及其制剂开发 | 赵应征 | 市厅级 |
6 | 温州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fgfs功能蛋白工程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 黄志锋 | 市厅级 |
7 | 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中药靶向载体—peg化复合脂质超声微泡的构建 | 赵应征 | 市厅级 |
8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三等奖 | 杂氮硅三环衍生物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叶发青 | 市厅级 |
9 | 温州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多酚类化合物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潘建春 | 市厅级 |
2014年序号 | 奖励名称 | 获奖项目 | 获奖人 | 级别 |
---|
1 |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中国人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发生新特征与防治关键措施研究 | 李校堃 | 省部级 |
2 | 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 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 | 李校堃 | 省部级 |
3 |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 | | 梁广 | 省部级 |
4 |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基于nmr代谢组学对肾癌和常见肾病的早期诊断及药效评价体系建立 | 高红昌 | 省部级 |
5 |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抗肿瘤药物超声介导靶向给药系统研究 | 赵应征 | 省部级 |
6 | 温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用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技术进行肾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研究 | 高红昌 | 市厅级 |
7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二等奖 | 用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技术进行肾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研究 | 高红昌 | 市厅级 |
2013年序号 | 奖励名称 | 获奖项目 | 获奖人 | 级别 |
---|
1 |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凝胶上蛋白质、dna检测的关键技术 | 金利泰 | 省部级 |
2 | 中国药学会-赛诺菲青年生物药物奖 | | 黄志锋 | 省部级 |
3 | 温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激活内质网应激逆转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及其靶点药物b19机理研究 | 肖健 | 市厅级 |
4 | 温州市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 | 李校堃 | 市厅级 |
5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二等奖 | 抗肿瘤药物超声介导靶向给药系统研究 | 赵应征 | 市厅级 |
2012年序号 | 奖励名称 | 获奖项目 | 获奖人 | 级别 |
---|
1 |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氧化损伤是导致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关键机制 | 李校堃 | 省部级 |
2 |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和治疗系统系列研究 | 赵应征 | 省部级 |
3 | 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低剂量辐射对机体的影响研究 | 谭毅 | 省部级 |
4 | 温州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抗肿瘤药物超声介导靶向给药系统研究 | 赵应征 | 市厅级 |
5 | 温州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新型凝胶蛋白质染色技术的开发应用 | 金利泰 | 市厅级 |
6 | 温州市永乐基金会医药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 以姜黄素为先导物的系列结构类似物新药研究 | 梁广 | 市厅级 |
7 | 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 抗肿瘤药物超声介导靶向给药系统研究 | 赵应征 | 市厅级 |
2011年序号 | 奖励名称 | 获奖项目 | 获奖人 | 级别 |
---|
1 |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结构稳定的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设计、合成、药理筛选与机制研究 | 梁广 | 省部级 |
2 | 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红花油体等生物反应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王晓杰 | 省部级 |
3 | 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氧化损伤是导致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关键机制 | 谭毅 | 省部级 |
4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 | 红树林湿地典型pahs环境行为原位研究新方法 | 王萍 | 省部级 |
5 | 温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新型超声靶向溶栓技术 | 赵应征 | 市厅级 |
6 | 温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温郁金规范化种植与新药开发 | 李校堃 | 市厅级 |
7 | 温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结构稳定的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设计、合成、药理筛选与机制研究 | 梁广 | 市厅级 |
8 | 温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 蜂王浆提取物10-羟基-2-癸烯酸:潜在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 | 杨新宇 | 市厅级 |
9 | 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 凝胶上蛋白质、dna检测技术的开发及其机理研究 | 金利泰 | 市厅级 |
10 | 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 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和治疗系统系列研究 | 赵应征 | 市厅级 |
2010年序号 | 奖励名称 | 获奖项目 | 获奖人 | 级别 |
---|
1 | 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 姜黄素类似物的结构改造与药理活性研究 | 梁广 | 市厅级 |
2009年序号 | 奖励名称 | 获奖项目 | 获奖人 | 级别 |
---|
1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一类新药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关键工程技术及应用 | 李校堃 | 国家级 |
2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当归提取物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与临床研究 | 陈素红 | 国家级 |
3 |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afgf和mt/zn抑制糖尿病并发症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研究 | 梁广 | 省部级 |
2008年序号 | 奖励名称 | 获奖项目 | 获奖人 | 级别 |
---|
1 | 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 一类新药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应用基础与工程技术研究 | 李校堃 | 省部级 |
2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当归提取物治疗高血压病作用机制与临床的研究 | 陈素红 | 省部级 |
3 | 温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定点化学修饰 | 黄志锋 | 市厅级 |
4 | 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 化学修饰电极快速灵敏检测药物分子及环境污染物的研究 | 孙东 | 市厅级 |
2007年序号 | 奖励名称 | 获奖项目 | 获奖人 | 级别 |
---|
1 | 中国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基因工程一类新药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fgf)系列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 李校堃 | 省部级 |
2 |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夏桑菊等有效部位研究 | 陈素红 | 省部级 |
3 | 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 乙炔黑等纳米碳材料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孙东 | 市厅级 |
4 | 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 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 | 林丽 | 市厅级 |
设备资源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实验室总面积8700余平方米。在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建设经费(共1·4亿元)的支持下,实验研究仪器设备增多,拥有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蛋白质四级杆质谱、分子-分子相互作用仪、液相色谱-质谱、600mhz核磁共振谱等科学仪器近百台,总价值达8500余万元。
学术交流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如国际成纤维生长因子大会、香港肥胖与糖尿病论坛、中韩生物产业大会等国际大会。此外,多名本科生、研究生相继赴世界20余所国际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长短期学术交流。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