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4个本科专业及1个四年制本科留学生药学专业,设有4个系。
本科专业:药学、中药学、生物制药、临床药学
学科建设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学科先后入选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2013年)、浙江省一流a类学科(2015年)、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优势特色学科(2016年);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16年)。
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药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药学
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点:药学、中药学
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药学
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药学(2013年)
浙江省一流a类学科:药学(2015年)
师资力量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教职工147人,其中专任教师114人,正高26人,副高38人,博士93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74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浙江省首批领军人才1人、浙江省教学名师2人、浙江省优秀教师3人、浙江省教坛新秀2人、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3人、浙江省医坛新秀2人、浙江省医药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6人、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2人、浙江省151、温州市“551”一二层次人选、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30余人,校优青杰青11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专职)
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人员:李校堃
国家特支计划教学名师:李校堃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林灼锋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梁广、林灼锋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梁广、肖健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李校堃、金利泰
国家教指委委员:李校堃、仇佩虹、林丽、王晓杰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黄志锋
全国优秀教师:仇佩虹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李校堃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四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梁广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李校堃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林灼锋、梁广
浙江省特级专家:李校堃
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李校堃
浙江省首批领军人才:李校堃
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高红昌
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黄志锋
浙江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李校堃、谭毅
浙江省教学名师:李校堃、叶发青
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仇佩虹、林丽、胡国新
浙江省教坛新秀:林丽、王朝杰
浙江省教指委委员:李校堃、叶发青、仇佩虹
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
第一层次培养人员:李校堃、谭毅、王晓杰
第二层次培养人员:赵应征、梁广、肖健、黄志锋、金利泰
第三层次培养人员:叶发青、王朝杰、林丽、叶晓霞、高红昌、丛维涛、林灼锋、刘志国、张宏宇
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金利泰、梁广、肖健、黄志锋、高红昌、赵应征、丛维涛
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李校堃
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李校堃、金利泰、梁广、肖健、赵应征、高红昌
浙江省医坛新秀:高红昌、丛维涛
教学建设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国家特色专业1个、浙江省重点专业1个、浙江省优势专业1个、浙江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1个、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1个、温州市重点专业1个;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来华留学生品牌课程1门,浙江省精品课程4门;浙江省教学团队1个、浙江省创新团队2个;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浙江省高校重点建设教材4部,编著教材60多部,获批省厅级教改课题近20项;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拥有1个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浙江省重点示范中心;具有野外见习基地6个,自主科技企业实习基地5家,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校外医药企业实习基地60所;相继在附属医院药学部(药剂科)建立了18个临床药学教研室。
国家特色专业:药学
浙江省重点专业:药学
浙江省优势专业:药学
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中药学
浙江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生物制药
浙江省重点示范中心:浙江省药学实验教学重点示范中心
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省分析测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温州市重点专业:中药学
内容不全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