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造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团队介绍

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

团队介绍

三年建设期间,研究院将引进至少一名国家级人才。包括两院院士、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或引进三名省级人才,包括:省特级专家、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51”人才重点资助和第一层次、省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

研究院现已成功组建智慧激光、激光先进制造与检测技术、微纳米元器件及其制造技术 、智能制造系统与工业自动化技术 、高端农业装备及机器人研发 、材料成型与强化、机电液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下一代车辆智能驾驶与传感技术等8支创新创业团队。

智慧激光创新团队

智慧激光创新团队是温州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洪明辉团队共同成立的创新研发团队。该团队核心人员共有10人,在读研究生15人,拥有博士学历人员7人。近年来,团队获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其中24项国际发明授权,实用新型40余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在chemical reviews, nature, nature nanotechnology 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 350 余篇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化融合重点项目、“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厅省重大项目等项目20余项。

下一代车辆智能驾驶与传感技术创新团队

下一代车辆智能驾驶与传感技术创新团队是以温州大学车辆工程研究所牵头,联合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集团研究院、众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浙江三星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汇润机电等众多汽车产业化相关研发单位组合而成的集创新、创业于一体的科研团队。该团队所有研发人员都具有博士学历,其中具有海外研究背景人员5人、国外专家2人。该团队开发项目已应用于日本三菱重工、日本新日铁集团等大型跨国集团。团队首席科学家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以及强有力的实际工程应用背景。团队发表sci、ei论文50余篇,授权国际、国内发明专利30余项目,主持参与国际、国内重大重点项目10余项。

微纳米元器件及其制造技术

微纳米元器件及其制造技术团队以电子薄膜及微纳米元器件的相关制备方法、优化理论和制造技术为着眼点,研发相关微纳米元器件的设计及其装备制造技术,以区域高端电子产品开发为抓手,广泛性开展产业合作,为区域产品升级提供使能技术和人才支撑。

机电液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创新团队

团队拥有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2名。在读研究生12人。瞄准高端装备高效、安全、高可靠性运行要求的发展趋势,以现代检测技术为突破口,运用故障监测诊断原理、模型和技术;突破故障信息提取、混合智能诊断方法、基于远程的故障监测诊断、快速检测仪器等一批关键技术;创立高端装备动态性能检测与在线监测的若干新原理和新装置。团队发表sci收录论文9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获省部级二等奖2项(排名1),入选中国侨联创新团队。

智能制造系统与工业自动化技术

智能制造系统与工业自动化技术团队以智能制造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智能制造新模式、智慧工厂和制造企业关键业务智能化,实现自动化技术迎接智能制造的挑战,为智能制造提供更好技术支持。该团队共有成员11人。

高端农业装备及机器人研发团队

高端农业装备及机器人研发团队是以温州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牵头联合浙江省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韩国国立全南大学、韩国国立木浦大学等农业装备与机电一体化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组成的创新研发团队,隶属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研究院。该团队具有高级职的人数8人、博士学历人员 11人、海外背景人员5人、国外专家2人。团队负责人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以及强有力的实际工程应用背景,发表sci、ei检索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目,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厅省重大项目等项目10余项。

材料成型与强化创新团队

团队由钱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际焊接工程师领衔,团队成员由弗劳恩霍夫生产技术研究所(fraunhofer ipt)、俄罗斯萨马拉大学、温州大学等6名研究人员为核心联合组成,团队成员兼具机器人、材料成型与强化、过程检测等方向成员,研究团队围绕材料成型与强化方向,以智能化焊接和3d打印装备为载体,采用电电子束、激光、电弧和外场辅助等方法和手段对材料进行表面处理与合理化,达到成型和强化目的。团队在材料表面处理与改性方面深入开合作研究,产生了一批较好的成果。

激光先进制造与检测技术创新团队

本团队围绕长三角经济带和海峡西岸经济区装备制造业的“机器换人”的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研发需求,开展双波长激光冲击波柔性加工装备与工艺研发、大型风机轴承基础零部件激光制造技术、电气/新能源汽车领域双金属结构优化与激光焊接工艺研究、光伏激光制绒、刀具砂轮激光修正、微孔激光加工、航空/精密齿轮表界面组织性能激光调控与检测技术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与需求,培育重大项目和重大成果。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