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9月,学院有教职工107人,其中专任教师77人;拥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士、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151人才工程”、浙江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各类人才工程50余人次。人才称号 | 入选者 |
---|---|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汪鹏君 |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汪鹏君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汪鹏君、戴瑜兴 |
浙江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入选者 | 汪鹏君 |
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 | 舒亮 |
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舒亮 |
浙江省千人计划入选者 | 崔桂华 |
钱江学者特聘教授 | 肖海林 |
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汪鹏君 |
浙江省突出贡献科技人才入选者 | 汪鹏君 |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 汪鹏君 |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重点层次人选 | 汪鹏君 |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 朱海永 |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 | 陈孝敬、曾国强 |
浙江省21个产业集群首席专家 | 吴桂初 |
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 陈孝敬、阮秀凯 |
浙江省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 | 陈孝敬 |
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高层次拔尖人才入选者 | 舒亮、曾国强 |
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青年优秀人才入选者 | 吴自然、李刚 |
温州市杰出人才 | 董长昆、吴桂初 |
温州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阮秀凯、舒亮、吴自然、陈孝敬 |
温州市瓯越英才计划科技领军人才 | 曾国强 |
温州市瓯越英才计划d类引进人才 | 张鉴 |
温州市“580”海外精英引进计划人选 | 杨硕 |
温州市瓯越海智计划人员 | 李富华 |
温州市青年拔尖人才 | 朱海永、吴自然 |
温州市“5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 庄友谊、朱海永 |
温州市“5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 蒋小洛、万毅、陈孝敬、舒亮、曾国强、阮秀凯、刘桂 |
温州市“5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 | 朱翔鸥、万毅、陈孝敬、王峰、刘桂、阮秀凯、曾国强、吴自然、李理敏 |
瓯江特聘教授领军ⅱ类人才人选 | 汪鹏君 戴瑜兴 |
瓯江特聘教授a类人选 | 董长昆 |
瓯江特聘教授b类人选 | 吴桂初、董长昆、曾国强、舒亮 |
瓯江特聘教授ci类人选 | 舒亮、张耀举、陈孝敬、朱翔鸥、韦文生、朱海永 |
瓯江特聘教授cii类人选 | 陈孝敬、崔桂华、钱维金、阮秀凯、朱翔鸥、谢文彬、陈冲、刘桂、韦文生、朱海永、吴平、李靖、张鉴、陈威、李刚 |
瓯江特聘教授新湖青年学者d类人选 | 陈孝敬、阮秀凯、吴自然、朱海永、方朝龙、张正江、袁雷明、李志红、李刚、杨硕、黄世沛、黄光造、刘峰 |
贤庆青年新锐计划人选 | 施一剑 |
参考资料: |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9月,学院有4个本科专业。据2025年2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有2个系。
系:电气系、电子系
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信息工程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9月,学院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个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浙江省特色专业;有1个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据2025年2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有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建设专业,1个浙江省重点专业。截至2025年1月,学院在2024年度获批1个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建设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浙江省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浙江省重点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与电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温州大学—乐清市人民政府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参考资料: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1月,学院在2024年度新增浙江省“十四五”教育改革项目、规划教材、“新工科”重点教材建设项目立项等省部级教学项目立项12项。
教材名称 | 教材类型 |
---|---|
《高低压电器及设计(第2版)》 | 浙江省“十四五”第二批新工科重点教材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重点立项建设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电机与电器创新型系列教材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 浙江省“十四五”第二批新工科重点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 |
参考资料: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
《电机学》课程体系改革一感性认识与分析研究并重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基于低代码的社区配电房云端智能化监控系统搭建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高电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赛教融合要求下的学科竞赛训练基地建设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打造特色微专业培养低空经济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 浙江省本科教学改革项目 |
参考资料: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9月,学院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据2025年2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有1个浙江省一流学科和1个浙江省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微纳电子与光电信息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电子信息、能源动力
浙江省一流学科:电气工程
浙江省重点学科:电气工程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