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1月,学校设有10个教学机构,开设专科专业41个。

专业设置
院系专业
数字商务学院电子商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现代物流管理、跨境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与电商直播、商务英语
会计金融学院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会计(中外合作办学)、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审计、金融服务与管理
智能装备与汽车工程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软件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
设计与传媒学院工程造价、建筑室内设计、数字媒体技术、视觉传达设计、室内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
旅游烹饪学院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烹饪工艺与营养、中西面点工艺、西式烹饪工艺
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企业管理、连锁经营与管理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卓雅教育学院、基础课教学部、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体育与健康教学部-
资料来源: 备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教职员工851人,其中:专任教师755人、思政课教师51人、辅导员8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56人,具有博士学位44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682人,占比90·33%,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435人,占比96·88%。有全国技术能手2人,选聘省产业教授22名,入选省“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省高校“青蓝工程”、省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80余人次。
部分重点师资
类别名称
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孙君
全国技术能手吴书龙等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孙君、王友明、李富、赵刘、苑梅、陆兴凤、孙德伟等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陆兴凤、苏忆、李富、郭文、赵刘、潘珩、张红英、杨焕峥、张云、侯玉、赵瑾婷、徐伊岑、付裕、邵亚楠、路露等
江苏省技术能手赵晓峰、吴书龙等
江苏省教学名师孙君、谢强等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6个、央财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品牌专业3个、省高水平骨干专业(群)5个、省重点专业(群)3个、省特色专业8个;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省产教融合实训平台(集成平台)3个;建有国家级精品类(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8门;主持、参与建设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4项;建有虚拟仿真实训基地8个,校内实习实训场所105个,校外实习实训场所220个;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

部分教学建设
类别名称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市场营销专业群
国家级骨干专业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会计、旅游管理、烹调工艺与营养、应用电子技术
国家级教学团队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电子商务教学创新团队
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亚太手工艺大师喻湘涟泥塑艺术工作室
国家级生产型实训基地互联网+现代商贸实训平台、互联网+工业智能技术应用实训平台
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财务会计类“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服务产业能力专业大数据与会计、市场营销
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应用电子技术实训基地、旅游管理专业(群)实训基地、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
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牵头)、扬州“三把刀”文化及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
江苏省特色专业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室内艺术设计、烹饪工艺与营养、市场营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
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建筑室内设计、旅游管理等
江苏省品牌专业电子商务、烹饪工艺与营养、市场营销等
江苏省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大数据与会计、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
江苏省高水平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现代旅游服务专业群等
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现代旅游服务专业群等
江苏省高等教育重点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旅游管理专业群、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群、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国际商务专业群
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项目电子商务、会计、旅游管理、建筑室内设计、应用电子技术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旅游管理创新教学团队、新媒体设计与传播教学团队、商务智能教学团队等
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电子商务教学团队等
江苏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吴书龙技能大师工作室等
江苏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电子商务教学创新团队、旅游管理教学创新团队、物联网应用技术教学创新团队
江苏省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云网融合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
江苏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高职实训基地创意设计技术实训基地等
江苏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校企共育 工商复合”的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江苏省级教学资源库市场营销教学资源库、中西式面点工艺教学资源库、大数据与审计专业教学资源库、电子商务教学资源库、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无锡市职业教育现代化品牌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现代物流管理等
无锡市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连锁经营管理、软件技术、广告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酒店管理等
无锡市职业教育重点专业群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国际商务专业群等
部分精品课程
类别名称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erp原理与应用
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管理会计、旅游资源地理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商务礼仪、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管理基础
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景观设计实务
教育部高职高专教指委精品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烹饪营养与安全、小型制冷装置、门店营销策划实务、商务英语
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财务管理、java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与实践等
江苏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实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美工基础、经济法基础等
江苏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管理基础、导游业务、走进经济学、旅游资源地理、职业形象管理、汽车机械基础、编排设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摄影摄像技术、吴文化十讲、工程制图基础、开店创业经营实务、创新思维与创业实务管理、境外旅游导览、财务报告分析等
江苏省高校美育精品课程培育项目吴文化之美
江苏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管理会计
无锡市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吴文化十讲、管理基础、导游业务、连锁企业门店经营实务、android开发基础、经济学基础、摄影摄像技术、三维场景表现、机械设计理论与实训、烹饪原料、广告材料与工艺、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ava程序设计、商务英语、小型制冷装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零售经营实训、财产物资核算、旅行社运行管理、仓储与配送实务、电视技术与实践等

教学成果

2024年,学校共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第十四届全国职业技术院校在校生创意西点技术大赛金奖1项、铜奖1项,第四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中国—东盟职业院校学生烹饪技能大赛金奖1项,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7项,江苏省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第七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三等奖1项。

截至2025年1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2项、国家规划教材22部,出版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辅助教材1本,2本自编配套教材入选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建设教材。
部分教学成果获奖
项目名称获奖级别
校企协同构建服务“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命运共同体的探索与实践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基于职教集团的商贸类专业现代学徒制育人探索与实践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校企协同构建服务“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命运共同体的探索与实践2021年江苏省职业教育类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高职商业人才“数字化、全链式、双赋能”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21年江苏省职业教育类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传•学•研•创”非遗文化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21年江苏省职业教育类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高职餐饮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21年江苏省职业教育类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中高本衔接“一体化、协同化、过程化”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2021年江苏省职业教育类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传·学·研·创”非遗特色社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第四届江苏省社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三有、四项、五点”智慧金融老年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第四届江苏省社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基于职教集团的商贸类专业现代学徒制育人实践与探索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高素质商科职业人才“3343”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三三制”校企合作实岗育人的探索与实践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五环相扣”:高职旅游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四育四联”:高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校企深度融合订单培养行业营销人才的探索与实践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坚持开展创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探索与实践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2024年,学校牵头召开全国数智商贸产教融合共同体2024年年会,联合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成立“无锡市数智餐旅市域产教联合体”“未来餐旅绿色低碳生产技术研究中心”及“新能源汽车区域实践中心”,签署“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共建协议”“新能源汽车技术实训基地共建协议”等系列校企合作重点项目协议,获批江苏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1个,无锡市现场工程学院、无锡市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无锡市产教融合集成平台、无锡市名企名校合作项目各1个,无锡市产教融合示范专业2个;与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地方政府等多主体合作开发建设13个现代产业学院,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数智政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68家企业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项目131个。截至2025年1月,学校开设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322个;与盐城师范学院、无锡太湖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南京传媒学院等4所本科院校合作“3+2”分段培养项目8个,与江苏科技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等2所本科院校合作“4+0”联合培养项目2个,与15所中职院校合作“3+3”贯通培养项目21个。

国际交流

2024年,学校成立“柬埔寨郑和学院(西港)”,39名留学生新生来校学习,1门课程获江苏高校外国留学生教学观摩比赛一等奖。截至2025年1月,学校与伦敦商业金融学院新加坡校区开展“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合作办学项目,累计开发职业教育标准149个,被柬埔寨、坦桑尼亚、冈比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部门认可并推广使用,与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高校签订合作协议。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