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梧州市博物馆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梧州市博物馆馆藏文物

梧州市博物馆

馆藏文物

综述

梧州市博物馆藏品主要来源为社会搜集、考古发掘、标本采集。梧州市博物馆馆藏着新旧石器、陶、瓷、玉、滑石器、金、银、铜、铁器、石刻、书画以及历代古钱币等众多类型的文物。 截至2019年末,梧州市博物馆收录藏品数有7528件/套,其中珍贵藏品2208件/套。

重要藏品

梧州市博物馆收藏的战国到明清时代的出土文物有青铜器、铁器、玉石器、陶瓷器、金铜器,其中以汉晋时期的出土文物居多,较为珍贵的有富民坊西汉窑址的陶釜、东汉铜尺、铜案、铜仓,西晋青瓷鸡首壶、南朝青瓷骑马俑、北宋元丰监铸钱作坊和明桂王墓出土文物等。
梧州市博物馆馆藏精品
东汉·长宜子孙连弧纹铜镜1972年在梧州市出土。圆形,圆纽,柿蒂纹纽座。柿叶间各有铭文一字,连续为”长宜子孙“,其外有宽凸面带一周,再外有八内向连弧纹,连弧纹外饰凹形带纹一周。素宽平缘。
东汉·带纹熊足铜樽1982年在梧州市出土。带盖;平口,腹壁圆直,平底,有三熊足。盖顶有环纽,纽内扣一圆环,纽外有三乳丁分立在一突棱上,盖沿有一弦纹;器身有模贴两铺首衔环,以及有带纹、突棱纹。
明·青花云头锦纹瓷碗2002年梧州市博物馆收藏。撇口,斜腹壁,深腹,圈足。器体厚重,器身为青花云头锦纹。
清·青花凤莲纹罐1980年梧州市博物馆收集。带纽盖;阔口,短颈,宽圆肩,鼓腹,凹底。盖绘祥云纹;肩部为双钩祥云纹,腹部为凤莲纹,腹下为双弦纹内绘变体莲瓣纹饰。
明·青花飞龙纹梅瓶梧州市博物馆藏。小口,直颈,丰肩,圈足器身完整,颈部饰蕉叶纹,瓶肩处用青花写有“富贵”和“长命”,腹部有鸟形图案。
东汉·规矩纹神兽铜镜1978年在梧州市出土。圆形,圆纽,圆纽座。座外有双细线方框,方框内四角各饰一云雷纹,方框外有规矩纹中的t、v、l形纹,主纹饰区中均匀地分布有八乳丁纹,乳丁带圆座,每两乳丁为一组,分别饰有虎、兽、龙、兔。近缘处饰有栉齿纹。缘上分别饰有弦纹二周,连续的云气纹一周。
东汉·羽人铜灯1973年在梧州市出土。该器物由灯座、灯柱、灯盘三部分组成,可以离合。灯座用镂线刻有三勇士各骑怪兽飞跃奔腾的图案,其下衬以叶状纹,中间为一身披羽毛的高鼻国士,双手按膝,头顶龙首柄支撑上面的灯盘。灯盘圆形、直口、浅腹、灯盘中立一针柱以插烛、平底、三足带把。

藏品保护

梧州市博物馆在防潮、防干、防虫、防霉、防锈、防光、防尘、防震、防污染、防损伤等方面作为日常文物护理工作,所有藏品档案由电脑化系统管理。

此外,梧州市博物馆通过国家文物专业技术修复机构,对馆藏的15件青铜器文物进行保护修复。在保护、修复工作过程中,对每件文物实行最小干预,防止保护性破坏,使用的材料具有可再处理原则,修复后的器物具有可识别性与整体协调原则。其中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主要是清除其原有胶粘剂、表面沉积物、有害锈蚀物,并粘接、补配开裂与缺失部分,呈现文物的完整性,确保文物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保护处理后的文物强度能满足搬运和陈列展示的要求,并达到文物长期保存效果。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