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汉大学出版社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武汉大学出版社体制变革

武汉大学出版社

体制变革

与出版社体制的变革相适应,内部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也要进行调整。这项工作我们实际上是与出版社的改制同步进行的,其核心是面向市场。我们认为,内部体制的改革较之出版社转企改制,更具有实质性和深刻性,一个出版社企业化和市场化的程度,更多地取决于此。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在“三个打破”上做文章。

实行岗位制

一是打破身份制,实行岗位制。实行按岗位定薪与按绩效定薪相结合的工资制度,通过新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和其他相关政策引导,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使出版社真正成为一个面向市场,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现代企业。

管理模式

二是打破行政部门的管理模式,建立以策划人为中心的出版体制。强调出版工作以市场为依据,以选题为核心,编辑、印制、发行等各个环节按照策划人的要求,围绕选题做工作。重要选题实行项目制。

组织模

三是打破按学科专业划分的组织模式,根据专门化的要求,组建三大出版中心(分社)——学术、教育、大众。从总体上说,武大社是综合性出版社,但内部的出版模式是专门化的。三大出版中心专司其职,按各自的规律面向市场,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提升出版社的竞争力。

出版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培育或重塑市场主体,作为微观层面的出版社的转企改制,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宏观体制予以支持。现在的问题是,宏观层面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尤其政企分开的问题,与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于是,在政府资源、公共资源、优质资源的占有上,就很难形成真正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和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在这种情况下,体制改革也好,重塑市场主

武汉大学出版社

体也好,其质量是会打折扣的。我们建议在整个出版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宏观层面的体制改革,特别是政府职能与企业职能实质性的分开,使出版企业在走向市场的同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