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至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间,五大连池因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堵塞了白河河道后,形成了五个汐水相连的如串珠般的湖泊,因而得名五大连池。神话传说
火烧山的传说
在五大连池的三池子不太远的西北角,有一座火山叫火烧山,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是清朝康熙年间(1720年)阴历七月里爆发的。当时爆发的场面相当壮观:山崩地裂,惊雷乍起;烈火浓烟,滚滚不熄;满天飞石,如降骤雨;热浪逼人,鸟兽绝迹。这之后,有一段流传下来的神奇传说。据说,火烧山当时爆发的那一刹那,就象一颗冲天炮,冲向九霄云外。从最底层燃烧的火海到滚滚浓烟连接处,腾飞出一个火球似的怪物,如同闪电一般,不见了踪影。许多年过去了,火烧山爆发时流出的熔岩,冷却后变成了大片大片的石龙和石海,空隙地面上,长出了野草和树林。许多年过去了,在长出野草和树林的地面上,逐渐的有了人烟。
神鹿示水传说
千百年来,在五大连池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多年以前的一个端午节,有一位达斡尔青年猎人,到药泉山下打猎,用箭射伤了一只梅花鹿,小鹿带着箭伤向这处神泉跑来,猎人紧追其后,见它跳入水中,用泉水清洗伤口,很快就止住了血,然后健步如飞的在林中消失。惊得目瞪口呆的猎人连忙捧一口水喝,只觉辛辣清凉,疲劳顿消。一向崇奉神灵的达斡尔族猎人,立刻明白是神鹿指引自己发现了这神泉圣水。于是跪地叩拜,然后堆起石块作为标记,回家后率族人来此饮水洗浴。有伤口的冲洗后很快痊愈,对治疗胃疼、腰腿疼也都见奇效,此事渐渐传到附近的满族、蒙族、鄂温克、鄂伦春族人那里,人们都称之为“药泉”。大家坚信这是“圣水女神”的指点,让猎人发现了这药泉,从此把这个日子定为一个节日,每年的这个时刻人们都欢聚药泉,举行纪念和庆祝活动。汉族人把这个节日称为“药泉会”,少数民族民众把它叫做“圣水节”。节日期间,各族儿女白天放牧打猎、饮水洗泉,夜晚篝火狂欢、歌舞饮酒,男女老少喜气洋洋,一个月后才渐渐散去。离开时,系红绸于树枝上,表示病魔驱除,一年安康,流传至今。 神泉旧址石碑下的那眼泉水就是当年神鹿示水的地方,也叫“神泉旧址”。
五大连池的传说
民间传说
200多万年前,五大连池这里是一片汪洋,叫北海。海里动植物品种繁多,生长茂盛;主宰海里的天下鱼类,鲤鱼占海为王。头领是个鲤鱼精,很有些道行,叫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它善于团结各类动植物,派了个心腹鲢鱼专门做这方面的工作,仿照春秋战国时的孔子,来了个周游整个北海,宣讲结盟共建家园的好处(道理),但鲢鱼却遭到了无情的打击,差一点丧掉性命。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