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渭南市杜桥中学 官方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渭南市杜桥中学文化传统

渭南市杜桥中学

文化传统

办学方针

杜桥中学办学总则及诠释

办学理念: 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校 训: 厚德砺行 博文明理

教 风: 敬业精业 常教常新

学 风: 勤学乐学 活学活用

校园精神: 民主和谐 竞争进取

厚德:出自《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地热舒展,君子取法于地,以深厚的德行来成就事业)。“厚德”即广厚之德,犹如“大德”;大地具有广厚之德,气势厚实和顺,故能载生万物。与此想对应,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厚德教育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则是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宗旨。“厚德”位列校训之首是期望我校全体师生员工不论在任何时候都要想到自己应怎样做人;要做“有道德”的人。

砺:本指磨刀石,引申为砥砺、磨练之意;“行”也不仅仅指“行为”,而是包括行为、行动、实践、作为等等之意。“砺行”体现了维正言行,涵养习惯。

博文:语出《论语》:“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深广知识谓之博文,遵守礼仪谓之约礼。

明理:明事理、明情理、明哲理、明法理、明道理。这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求我们做一个识大体、顾大局、明大理的人,要求师生加强学习,不断获取知识,既要获取社会知识也要获取自然科学知识,用获取的知识规范自己的言行,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

办学宗旨

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是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杜桥中学根据现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的人才素质要求,培养提高学生。宏观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微观上,适应未来激烈的竞争,没有高素质也不行。只有培养出的学生是“善学习”、“会创造”、“有个性”的人,才是高素质的人;只有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充分构建学生发展的文化背景和智力背景,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健康的人格,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以彰显,才能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成为情感、意志、性格和谐发展的人。

2011年我校取得辉煌成绩,二本上线636,一本上线256人,梁鹏飞—渭南市文科状元,王思思—渭南市理科第二。

学校校风

杜桥中学教风:“敬业精业,常教常新”。“敬业”是对教师教学态度的要求,因为“态度决定一切”;“精业”是对教学技艺的要求,而“常教常新”是对教学创新的要求。

杜桥中学学风:“勤学乐学,活学活用”。“勤学”,就是要做到:意志坚强,毅力持久,心态健康;“乐学”,就是要做到:目标明确,动力巨大,兴趣浓厚;“活学活用”,就是要做到:方法正确,习惯良好,效果显著。

教育观: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材。

人才观:学生个个都是人才,个个都能成才。

质量观:全面发展,个性鲜明。我们所关注的不再仅仅是学生的学科成绩,而是包括有关人生的所有方面,如正确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身体,敏锐的思维,较强的社会活动等等。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整体人才质量,才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

教师观: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参与者、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党识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

学生观: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未成年人,是需要更多的尊重、理解、宽容、关爱、引导、培养和呵护的人。

教学观:即营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空间、活动时间、表现机会,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参与知识构建的全过程。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