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1月,武汉理工大学设有26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102个,形成以工学为主,理、工、经、管、艺术、文、法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院 | 本科专业 | 专业类别 |
---|---|---|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机械类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类 | |
材料物理 | 材料类 | |
材料化学 | 材料类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材料类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材料类 |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材料类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材料类 | |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材料与微电子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土木类 |
交通运输 | 交通运输类 |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
油气储运工程 | 矿业类 | |
物流管理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
物流工程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类 | |
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水利类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海洋工程类 | |
能源与动力工程(船舶) | 能源动力类 | |
轮机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 车辆工程 | 机械类 |
汽车服务工程 | 机械类 | |
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 | 能源动力类 |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机械类 |
工业工程 | 工业工程类 | |
机械工程 | 机械类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机械类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仪器类 | |
包装工程 | 轻工类 | |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土木工程 | 土木类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土木类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土木类 | |
工程管理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
建筑学 | 建筑类 | |
城乡规划 | 建筑类 | |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地理科学类 |
地理信息科学 | 地理科学类 | |
环境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
环境科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
采矿工程 | 矿业类 | |
矿物加工工程 | 矿业类 | |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信息类 | |
通信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
信息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电子信息类 | |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类 |
软件工程 | 计算机类 | |
物联网工程 | 计算机类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计算机类 | |
人工智能 | 电子信息类 | |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气类 |
自动化 | 自动化类 | |
机器人工程 | 自动化类 | |
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 | 导航工程 | 测绘类 |
航海技术 | 交通运输类 | |
海事管理 | 公共管理类 | |
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电子信息类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数学类 | |
统计学 | 统计学类 | |
工程力学 | 力学类 | |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 | 应用化学 | 化学类 |
生物技术 | 生物科学类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化工与制药类 | |
制药工程 | 化工与制药类 | |
生物制药 | 生物工程类 | |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市场营销 | 工商管理类 | |
财务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
人力资源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
会计学 | 工商管理类 | |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金融学类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与贸易类 |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类 | |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 动画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艺术设计学 | 设计学类 | |
视觉传达设计 | 设计学类 | |
环境设计 | 设计学类 | |
产品设计 | 设计学类 | |
工业设计 | 机械类 | |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法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
日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 | 法学 | 法学类 |
社会工作 | 社会学类 | |
教育技术学 | 教育学类 | |
汉语国际教育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
广告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
编辑出版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
网络与新媒体 | 新闻传播学类 | |
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 | 安全工程 |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
应急管理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
公共事业管理 | 公共管理类 | |
武汉理工大学创业学院 | 创业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武汉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车辆工程 | 机械类 |
金融学 | 金融学类 | |
武汉理工大学艾克斯马赛学院 | 制药工程(h) | 化工与制药类 |
生物技术(h) | 生物科学类 | |
武汉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现代产业学院 | - | |
武汉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 运动训练 | |
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 - | |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9月)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1月,武汉理工大学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7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序号 | 流动站名称 | 设站时间 |
---|---|---|
1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1989年 |
2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995年 |
3 | 力学 | 1999年 |
4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2001年 |
5 | 机械工程 | 2003年 |
6 | 土木工程 | 2003年 |
7 | 交通运输工程 | 2003年 |
8 | 矿业工程 | 2007年 |
9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007年 |
10 | 设计学 | 2007年 |
11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009年 |
12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2009年 |
13 | 工商管理 | 2009年 |
14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2012年 |
15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012年 |
16 | 艺术学 | 2012年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14年 |
18 | 应用经济学 | 2023年 |
19 | 数学 | 2023年 |
20 | 物理学 | 2023年 |
21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023年 |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11月) |
学位授权点名单
类别 | 名称 |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艺术学、设计学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哲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地理学、系统科学、统计学、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药学、公共管理学 |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交通运输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金融、应用统计、国际商务、资产评估、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社会工作、体育、国际中文教育、翻译(英语笔译)、翻译(英语口译)、新闻与传播、建筑、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药学、工商管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工程管理、美术与书法、设计 |
(截至2023年9月)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量数据不一致 |
重点学科
截至2019年9月,学校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重点学科24个。
类别 | 名称 |
---|---|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 | 材料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水声工程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矿物加工工程 |
湖北省重点学科 | 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学、化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设计学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a+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b+ |
机械工程 | b+ |
交通运输工程 | b+ |
设计学 | b+ |
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5000余人,其中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项目)130余人,省部级人才计划(项目)560余人。
类别 | 名录 |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张清杰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余永富、姜德生、张联盟、严新平、傅正义 |
欧洲科学院院士 | 苏宝连 |
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 | 程一兵 |
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 | tatsuki ohji |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 周祖德 |
国家“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 | 张清杰、赵修建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傅正义、赵修建、华林、曹学强、孙涛垒、麦立强、刘军、王发洲、杨明红 |
国家教学名师 | 刘泉、张联盟 |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傅正义、张联盟、杨宗凯、胡曙光、赵修建、华林、陈文、官建国、孙涛垒、麦立强、沈强 |
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 刘 泉、刘敬贤、华 林、余家国、张高科李文锋、周瑞平、唐新峰、徐良杰、熊盛武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张联盟,2007年立项) |
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刘泉,2008年立项) | |
轮机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严新平,2008年立项)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课程教学团队(谢峻林,2009年立项) | |
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团队(陈汗青,2010年立项) | |
湖北省教学团队 | 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刘泉,2008年立项) |
轮机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严新平,2008年立项) | |
国家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教学团队(郭丽萍,2008年立项) | |
材料类专业实验教学团队(谢峻林,2009年立项) | |
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团队(陈汗青,2009年立项) |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江征风,2009年立项) | |
爆破工程课程教学团队(王玉杰,2010年立项) | |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夏江敬,2010年立项) | |
经济数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吴传生,2010年立项)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教学团队(赵春霞,2019年立项) | |
电路信号处理基础课程群教学团队(刘泉,2019年立项) | |
航海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徐言民,2019年立项) | |
安全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教学团队(陈先锋,2019年立项) | |
动画专业教学团队(朱明健,2019年立项) | |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学团队(赵北平,2019年立项) | |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团队(朱喆,2019年立项)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学团队(董丽杰,2020年立项) | |
知识产权教学团队(刘介明,2020年立项) | |
自动化类专业课程建设团队(李向舜,2020年立项) | |
矿床露天开采课程群教学团队(叶海旺,2020年立项) | |
武汉理工大学特色专业责任教授 | 黄学辉、袁艳斌、王玉杰、吴传生、钱作勤、甘文平、周静、冯仲仁、熊盛武、徐言民、张国方、赵章焰、杨应平、顾少轩、高惠民、李牧、罗亚波、袁景凌、侯献军、杨家其、徐海星、胡志坚、赵春霞、刘志平、李孟、任志刚、陈先锋、吕杰锋、王长琼、徐良杰、胡业发、李曦、刘明菲、方兴、贺玉海、杨杰、王双全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1月,武汉理工大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4个、国家特色专业1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8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2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3个、国际化示范学院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各1个。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物流管理、物流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船舶)、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机械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环境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航海技术、海事管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制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动画、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英语、思想政治教育、法学、安全工程(截至2023年11月) |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地理信息科学、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统计学、工程力学、生物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经济学、日语、社会工作、广告学(截至2023年11月) |
国家特色专业 | 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物流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矿物加工工程、轮机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画、工业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物联网工程(截至2011年3月)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 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物流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矿物加工工程、轮机工程、土木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包装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复合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海事管理、航海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软件工程、制药工程、自动化(截至2023年11月) |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物流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截至2023年11月)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电工程实验实训中心、船舶运输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水陆运输实验实践教学中心(截至2022年11月) |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 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截至2019年2月) |
国际化示范学院 | 材料与微电子学院(截至2024年6月) |
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基于科技文化特色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创新实验区 、基于职业发展教育的全程化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实验区 、行业背景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截至2009年12月) |
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化学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力学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机电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船舶运输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艺术设计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汽车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建筑学科实验教学中心、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英语语言学习中心(截至2022年11月) |
序号 | 牵头学院 | 依托企业 | 基地级别 | 批准时间 |
---|---|---|---|---|
1 | 材料学院 |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级 | 2011 |
2 | 交通学院 |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第一公路工程局 | 国家级 | 2012 |
3 | 机电学院 | 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国家级 | 2012 |
4 | 机电学院 |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级 | 2012 |
5 | 能动学院 | 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 | 国家级 | 2012 |
6 | 土建学院 |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级 | 2012 |
7 | 汽车学院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级 | 2011 |
8 | 信息学院 | 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级 | 2012 |
9 | 计算机学院 | 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级 | 2012 |
10 | 物流学院 | 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级 | 2011 |
11 | 物流学院 | 卫华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级 | 2012 |
12 | 化工学院 | 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级 | 2012 |
13 | 化工学院 |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级 | 2012 |
14 | 汽车学院 | 东风汽车实习实训基地 | 省级示范 | 2012 |
15 | 机电学院 | 华新水泥实习实训基地 | 省级示范 | 2013 |
16 | 土建学院 | 中交第二航局实习实训基地 | 省级示范 | 2014 |
17 | 自动化学院 | 同力机电实习实训基地 | 省级示范 | 2015 |
18 | 汽车学院 | 三环集团实习实训基地 | 省级示范 | 2016 |
19 | 信息学院 | 中国移动湖北实习实训基地 | 省级 | 2012 |
20 | 资环学院 | 东西湖自来水公司实习实训基地 | 省级 | 2016 |
参考资料:(截至2017年10月) |
精品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批准时间 |
---|---|---|
国家级精品课程(截至2010年7月) | 无机化学 | 2010年 |
金属工艺学 | 2009年 | |
设计美学 | 2009年 | |
知识产权法学 | 2009年 | |
材料工程基础 | 2008年 | |
英语语言学 | 2008年 | |
测试技术 | 2008年 | |
数字信号处理 | 2008年 | |
船舶建造工艺学 | 2008年 | |
爆破工程 | 2008年 | |
船舶辅机 | 2007年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 | 2006年 |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2006年 | |
经济数学 | 2006年 | |
信号与系统 | 2006年 | |
材料科学基础 | 2005年 | |
设计概论 | 2005年 |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截至2016年2月) | 数字信号处理 | 2013 |
爆破工程 | 2013 | |
信号与系统 | 2013 | |
材料工程基础 | 2013 | |
材料科学基础 | 2013 | |
测试技术 | 2013 | |
船舶辅机 | 2013 | |
船舶建造工艺学 | 2013 | |
金属工艺学 | 2013 | |
经济数学 | 2013 | |
毛概 | 2013 | |
设计概论 | 2013 | |
设计美学导论 | 2013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 | 2013 | |
无机化学 | 2013 | |
英语语言学 | 2013 | |
知识产权法 | 2013 |
项目名称 | 获奖级别 | 时间 |
---|---|---|
依托区域优势,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2009 |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09 |
经济数学课程体系革新与立体化教材建设 |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09 |
面向行业需求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践教学研究 |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09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与实践 |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09 |
面向行业的物流工程专业综合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14 |
材料科学与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14 |
材料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多元协同培养机制创新 |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18 |
行业特色高校“多元协同”“三级链接”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18 |
基于多元协同的汽车行业一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22 |
赋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一核双擎三融通”体系创新与实践 |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22 |
一流材料类专业“三卓越”“三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22 |
面向海洋与制造强国战略的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22 |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19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等关系,聘请了200余名国外著名学者担任学校战略科学家、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等。与国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18个高水平国际研究合作平台。举办全球首次“世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导论坛”,圆满承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柔道赛事,发起成立“一带一路”理工类大学联盟。
教学交流
年份 | 项目名称 |
---|---|
2023年 | 武汉理工大学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合作举办车辆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
武汉理工大学与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合作举办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 |
武汉理工大学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合作举办艺术设计学士学位教育项目 | |
武汉理工大学艾克斯马赛学院 | |
参考资料: |
学术交流
学术会议(讲座)主题 | 主讲人 | 主讲人头衔 | 时间 |
---|---|---|---|
定义欧拉数 | 田刚 | 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 | 2023-02-21 |
现代新材料创新技术发展战略 | 干勇 |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 2023-04-19 |
荧光显微镜中的分子尺度分辨率和动力学 | 斯特凡·赫尔 |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思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 2023-10-13 |
探讨什么是科学、如何做科学研究、如何写科学论文 | 胡国华 | 法国洛林大学特级教授、法兰西大学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 | 2023-10-24 |
bioceramic hydroxyapatite processed by spark plasma sinttering and flash sintering | young-hwan han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戴维斯分校教授 | 2023-11-04 |
注:名录不全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