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汉工程大学保卫处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武汉工程大学校园文化

武汉工程大学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学校徽志是双圆套圆形徽标,中间以字母“w”和汉字“工”为设计元素,经艺术变形构成搏击长空的黄鹤,也象征着长江、汉水;右下方有“1972”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外环上方是中文校名,下方是英译校名。

校名

学校名称为武汉工程大学,简称“武工程”或“武工大”,英文校名为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缩写“wit”。

徽章

学校徽章为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校旗

学校校旗为红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校名,左上角配以学校徽志。

精神文化

校训

格物明理、致知笃行

“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意为探究事物原理而获得智慧和知识。“明理”即为明人伦,晓事理,是“格物致知”的目的和延伸。“笃行”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为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意谓坚持不懈,踏踏实实地实践。

校训的整体含义是: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的伟大志向,继承“团结、严谨、勤奋、求实”的校风和“奋进、踏实、刻苦、活泼”的学风,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坚持“质量立校、科技强校、人才兴校、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实践精神,获取知识和智慧,明人伦,晓事理,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为学校持续稳定发展、为国家文明富强不断作出创造性贡献。

校歌
《武汉工程大学之歌》
词:集体
曲:臧云飞
采撷南湖霞光逐梦飞扬黄龙山麓绽放青春光芒格物明理 致知笃行莘莘学子耕耘心之所向掬捧长江碧水激荡衷肠静思湖畔浇灌明日希望追求卓越 化育天下英才辈出挺起民族脊梁爱我工大 爱我工大书写新时代的荣光意气风发奏响奋进乐章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黄鹤翱翔飞越天高水长我们的工大 我们的工大续写新时代的梦想使命在肩自当乘风破浪初心如磐 风华正茂复兴征程赓续工大辉煌

社团文化

七笔书画社

七笔书画社创办于2009年6月6日,已经由当初7位创始人发展壮大为累计社员1000余人。社团由组织部、书法部、绘画部、宣传部、财务部、外联部组成。开设科目有:书法部——软笔(楷、行、草、隶)、硬笔、等,绘画部——国画、油画、手绘、工笔画、pop字体设计、动漫、素描、水粉、速写等。

丝竹苑

丝竹苑成立于1998年的民乐爱好者协会,2004年更名为丝竹苑。社团下设笛子组、洞箫组、古筝组、琵琶组、口琴组、葫芦丝组、陶笛组、古琴组。

丝竹苑是一个面向全校群众的文艺活动团体,社团以“弘扬民族艺术,展现民乐风采”为宗旨,受到师生的热切关注,在历届会长和会员的共同努力下,武汉工程大学丝竹苑逐步成熟,并日益壮大,成为受欢迎度高,会员多,影响力大的社团。

乡土公益社

乡土公益社成立于2016年4月10日。是一个以暑期支教、公益调研、志愿活动为主的大学生公益组织。乡土公益社集结了一大群热爱公益的小伙伴们。作为学校的公益社团之一,乡土公益社的日常活动固定而充实,“爱、奉献”是社团参与者们对社团活动的真切感受。

wit音乐工作室

wit音乐工作室,于2015年9月成立。旨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同学们的音乐素养,增强同学们的音乐技巧,培养同学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同时让更多美妙的音乐活跃在校园当中。

wit音乐工作室形成了演唱教学、器乐教学、作词作曲教学、后期制作、舞台演出、音乐专场集一身的武汉工程大学特有的社团文化。建立了以演唱组(分为男生和女生)、器乐组(以吉他和架子鼓为主)、创作组(作词作曲编曲)、说唱交流组、音乐制作组自成一套独具风格的教学体系。

族林风民族舞团

族林风民族舞团(前身为族林风民族舞协会,2012年10月正式更名为族林风民族舞团)成立于2010年5月20日。族林风是一个面向全校大学生、研究生的群众文艺活动团体,舞团申请筹备了十四个月,创建的目的是为的让众多的舞蹈爱好者能真正学好舞蹈。社团始终以“弘扬民族舞蹈精神,热爱舞蹈,走进舞蹈艺术”为宗旨,积极致力于让更多的同学能够真正学会跳舞,学好跳舞;让更多热爱舞蹈的同学们能展现自己的才华与风采。目前开设的舞种有民族、古典、爵士、现代、瑜伽等。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