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汉纺织大学招办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武汉纺织大学校园文化

武汉纺织大学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武汉纺织大学校徽以汉字偏旁部首“纟”结合六边形同构而成。“纟”为涉及纺织主题的众多相关文字之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标志的主体,其涵盖面广,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偏旁造型以书法隶书体变形并结合现代字体笔划而来。传统与现代融合。六边形如转动中的纺锤造型,凸显纺织主题;同时又与铅笔造型不谋而合。校徽的立体感,象征学校发展的多元化、国际化及学科的多样化。蓝色深邃理性,象征博大与包容,睿智与严谨。

徽章

武汉纺织大学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含有校标、中英文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精神文化

校训

“崇真尚美”为武汉纺织大学校训。“崇”,是推崇、追求、践行之意。“真”有两层含义,一指事物的本性、本源和自然界的根本法则,即客观真理;二指人性的真诚、诚实。“崇真”即要求全校师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崇尚真诚。“尚”,即尊崇、注重、追求之意。“美”蕴涵着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含义。“尚美”是“美在纺大”的文化追求,即全体师生对心灵、语言、行为、环境之美的崇尚与追求。

纺大精神

武汉纺织大学精神为“自强不息、经天纬地”,其含义为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自强精神;追求特色、坚守行业的执着精神;面向需求、着眼应用的求实精神;争创一流、敢为人先的拓新精神。

校歌

《武汉纺织大学校歌》由杨洪林、王生宁作词,刘思远作曲。杨洪林在创作歌词时,秉持着符合学校特色,具有独特性的理念。歌词体现了学校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经天纬地”,寓意着学校起起伏伏,不断发展的办学历史。其中,“经纬”意指服装与成就大事、服务社会的经世之才,“经天纬地”包含了学校学科专业、师生校友的格局和育人目标,即为培养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经世之才。

社团文化

截至2022年11月24日,武汉纺织大学具有书画协会、绿色环保协会、骑行社等62个社团、涵盖文化艺术类、志愿公益类、运动竞技类、学术科技类等几个大类。

武汉纺织大学部分学生社团
名称简介
书画协会成立于2000年9月,其宗旨为弘扬民族传统,培养艺术人生,丰富校园生活。目标是让每位会员学习书法、绘画以及篆刻。社团活动以学生自主开展为主,定期开展书法、绘画、篆刻方面的讲座、比赛,交流会。协会为书画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乐园,提高自我的天地
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成立于2019年10月21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以理论学习为主线,以学术活动为载体”的理念,带动全校学生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构建和谐世界而努力奋斗的热情
p·o·b·动漫社协会正式成立于1996年,原称p·o·b漫画社,于2005年正式更名为p·o·b·动漫社,全称post office box,是武汉纺织大学最早成立的社团之一,协会坚持着“原创艺术”的漫画理念,曾在武汉地区乃至全国性质的舞台剧赛事中获奖
非遗社期前身为2008年成立的汉绣传习班,2019年成立非遗社团,坚持非遗传承与社会服务。主要进行传统手工艺培训、创新设计,了解乡村实际问题。团队成员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开展传统手工艺的实践调研与创新设计。参与各类赛事,在“互联网+”“挑战杯”、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比赛中获奖
笛萧协会协会成立于1999年,是全校规模最大的文化艺术类社团之一,为校园内广大丝竹乐器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社团以“兴趣相遇,授人以渔”为宗旨,以“扬民乐新风,授悠扬音韵”为责任,编写自制教材,开展针对性教学、乐理知识讲座、月评、团建等活动,协会累计会员人数达千余人
武汉纺织大学学生会该组织是武汉纺织大学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群众性组织。由校党委领导和校团委的指导,依靠全校学生开展工作。学生会为全体学生服务,代表广大学生利益,反映学生意愿,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其下设5个职能部门,分别是秘书处、权益保障部、文体活动部、学术科技部和对外联络部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