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温州医科大学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温州医科大学办学条件

温州医科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21个二级学院(部),4所附属医院,开设30个本科招生专业。

温州医科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本科专业(类)
温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周健创新班)
温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检验技术
卫生检验与检疫
生物技术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学(生物药学创新实验班)
临床药学
药学类(含药学、中药学、生物制药)
温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助产学
护理学
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放射医学方向)
公共管理类(含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健康服务与管理)
放射医学
预防医学
温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
市场营销
健康服务与管理
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临床医学(新医科)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临床医学(检验医师培养试验班)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医学影像学方向)
临床医学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技术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运动康复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方向)
临床医学(5+3一体化,麻醉学方向)
临床医学
儿科学
麻醉学
中医学
康复治疗学
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眼视光医学(新医科班)
生物医学工程(眼视光工程新工科班)
眼视光医学(5+3一体化)
眼视光医学
生物医学工程
温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
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老年医学方向)
临床医学(5+3一体化,精神医学方向)
精神医学
应用心理学
温州医科大学阿尔伯塔学院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体育教学部——
外国语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康复医学院——
医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研究生院——
中医药学院——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仁济学院——
参考资料(截止2024年5月)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4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位列esi全球高校综合排名第72位,1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前1‰;1个学科确定为省登峰学科;有10个浙江省重点学科、有1个省优势特色学科,2个省一流学科a类,6个省一流学科b类,1个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2个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10个省高校重点学科。
学科建设
类别名称
博士后流动站临床医学、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esi全球排名1%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材料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化学、免疫学、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微生物学、农业科学
浙江省重点学科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神经生物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危重病与灾害救援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遗传与发育生物学
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药学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医学技术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护理、药学、公共卫生、应用心理、医学技术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临床医学、中药学、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
截止2025年6月,名单不全,仅列举部分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有教职员工及医护人员16000余人(含附属医院),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600余人。校本部现有专任教师1898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06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15人,博士学位1556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杰青”项目获得者2人;一批优秀人才入选“国家万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特级专家等,一批教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2个

师资情况
类别名单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
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宋伟宏、刘芳
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瞿佳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李校堃
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瞿佳、李校堃、吕建新、周蒙滔、黄兆信、金子兵、金胜威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吕建新、周蒙滔、黄兆信、金胜威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卢中秋、吴文灿、瞿佳、吕帆、李校堃、王良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李校堃、周翔天、陈浩、黄兆信
截止2024年5月,名单不全,仅列举部分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全国首届优秀教材二等奖1本(主编),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1个;首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8人。

质量工程
类别名称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临床医学、眼视光医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学
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临床医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眼视光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儿科学、口腔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卫生检验与检疫、医学影像学、生物制药、临床药学、预防医学、麻醉学、精神医学、应用心理学、生物技术、康复治疗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儿科学、口腔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生物制药、临床药学、预防医学、麻醉学、精神医学、应用心理学、生物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中医学、康复治疗学、中药学、基础医学、放射医学、助产学、市场营销、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教学团队眼视光学教学团队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药学教师团队、眼视光学院教师团队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眼视光医学专业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眼视光学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一流课程眼科学(线上)、医学寄生虫学、近视防控、眼科学(线上线下混合式)、医学伦理学、生物技术制药、儿科学、眼镜学、牙体牙髓病学融合课程、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机能实验学、角膜接触镜学、临床技能学、卫生检验检疫、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冻干制剂生产虚拟仿真实验、hiv感染免疫诊断的虚拟仿真实验、机磷农药中毒临床救治、突面型青少年的正畸虚拟仿真诊疗实验、缺血性脑卒中形态学虚拟仿真实验、ct引导下肺结节穿刺活检技术虚拟仿真实验、突发洪涝灾后应急处置虚拟仿真实验、“新青年下乡”实付实践、“大爱无疆万里行——医路一带”社会实践
统计时间2025年6月,名单不全,仅列出部分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7项(主持)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第二参与单位)。
国家级教学成果
类别名称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专创融合 分层递进:岗位创业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20年研究与实践》(一等奖)《中国特色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二十年探索与实践》(二等奖)《以“创新药物研发链”为主线的生物制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二等奖)《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二等奖)《面向生物医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药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二等奖)《创建中国眼视光学教 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二等奖)
统计时间2025年6月,名单不全,仅列出部分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6月,学校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先后与国(境)外170多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其中包括20余所世界百强大学,在学生海外交流和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中外合作办学、来华留学生教育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交流合作。现有中美眼视光学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中瑞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中泰护理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中韩药学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项目与中韩基础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项目等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世界百强名校阿尔伯塔大学合作举办温州医科大学阿尔伯塔学院,是目前我 国医学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层次最高的机构。与波兰卢布林医科大学合作举办我国首个临床医学教育境外办学项目。与纽约州立大学视光学院合作获批教育部首个“中文+医学”项目。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实施院校、“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