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史
草市之名,本身就是一个文化遗存。“草市”是长沙铜官窑边上的一个港湾,在长沙窑瓷器上就有记载,一千多年前这里曾是一个具有国际化水平的交易市场,如果把大唐西市定为“丝绸之路的陆上起点”的话,那么石渚“草市”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民间贸易起点”,长沙铜官窑提供产品,在石渚“草市”完成交易,使长沙铜官窑生产的成千上万的陶瓷产品从这一重要的窗口走向世界。
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黑石号”打捞出6万多件珍贵文物,其中90%以上为陶瓷物品,又以湖南长沙窑的瓷器为主,其中有瓷碗写有“湖南道草市石诸孟子有明樊家记”,(约公元820—850年)
“湖南道”三个字,是唐代一级行政区;草市“石渚”,既是古代铜官陶瓷交易市场,又是长沙窑瓷器烧造区,因地处湘江港湾,又是码头。直到2020年,这里仍叫“石渚”;“樊家记”三字,直接告诉我们,走向世界的长沙窑瓷器,烧造者是普通老百姓。
“石渚草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民间贸易起点,这一尘封千年的草市,正以“铜官草市”的新面貌,重新走入日常,走入百姓生活。
打造一个有场景、有故事、有温度的地方,是铜官草市的梦想。
铜官草市位于新华联铜官窑古镇。作为古镇里分划出来免费对外开放的区域,按照场景化、生活化模式打造,一店一品免租金运营,吸引了周边村民踊跃参与。
新华联铜官窑古镇,位于长沙市望城区彩陶源村。
草市以当地特色小吃为主,融入传统手艺,融入创新创业青年新理念,将铜官草市打造成湖南乡村旅游新地标。
铜官草市采取全天候开放式运营,邀请古法手作老匠人、文化创意创业新青年,并结合周边剩余劳动力共同参与经营,解决文旅项目中的政企农问题,挖掘在地文化,主办常态化互动性强的新媒体演艺节目,让其成为长沙市民的周末假期休闲好去处。
铜官草市对餐饮小吃食品原材料进行严格地质量管控,通通只用本地出产的食材,同时将部分手工作坊变成“前店后厂”形式,让游客可以全流程观看制作过程。
铜官草市的另一大亮点是商户不需要支付店铺租金,让商户在轻压力下站稳脚跟,专注于品牌和质量提升。
铜官草市繁荣是响应铜官窑古镇文创扶贫旅游项目,传承铜官窑文化,解决村民就地就业,发展乡村经济。
铜官草市在有意与无意之间,与千年前的“石渚草市”遥相呼应,同频共振。
铜官草市 ,逐渐成为游客盛夏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铜官草市拥有长沙特色小吃、非遗文创产品等商铺,实行“一店一品”的运营模式,为周边村民、返乡青年、非遗匠人提供创业平台,为本地手工业者、传统加工企业等提供产业升级平台。
铜官草市,作为长沙夜游新地标,丰富的活动为游客带来多彩纷呈的夏日体验。
2020年7月25日,新湖南乡村旅游目的地——“铜官草市”试营业,本土生活化场景充满人情味。
从7月25日开始,铜官草市将向市民发放5000张面值10元的消费券。
2020年8月1日,铜官草市正式开街。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