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天津医学院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建立天津医学院。1951年3月,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天津医学院筹备委员会;同年6月16日天津市政府发出政府令,任命朱宪彝为天津医学院院长,宣告天津医学院正式成立。
1952年7月,招收了首届50名学生。10月15日,在黄敬市长的主持下,天津医学院举行了成立大会。
1956年,天津市立总医院更名为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
1958年,天津划归河北省辖市,学校更名为天津医科大学。
1962年9月,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将天津医科大学与市卫生局所属的天津医学院合并,再次恢复原名天津医学院。
1972年,天津医学院第二医院建立。
1977年,学校开始恢复本科招生。
1978年,学校恢复招收研究生。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1年,卫生局批准河东医院等作为学校教学医院。
1987年,学校被国家教委确定为招收来华本科留学生学校。
天津第二医学院
1950年,天津市卫生学校成立。
1961年,天津医学院中专部的三个专业和护士助产学校助产专业及保育学校保育士专业合并,恢复天津市卫生学校,校址由广东路迁到马场道265号。
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天津医学专科学校,由市卫生局和教育局领导,并保留中专,各项工作纳入医专领导之下。
1984年6月,根据教育部文件,建立天津第二医学院,将中专部更名为天津第二医学院中专部。
合并组建
1993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合并组建天津医科大学,同年12月得到国家教委批准。1994年6月,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正式组建成立天津医科大学;同月,天津第二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更名为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
1997年,天津医科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正式成立了中西医结合国际学院。
2003年,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成立。
2005年,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获准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学校博士点达到44个。
2006年,天津医科大学被选为全国西医来华留学生教育专家组成员单位。
2010年起,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3个临床专科先后入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2012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被选为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2013年5月,入选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9月,天津医科大学入选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同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获批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015年11月11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共建天津医科大学的意见》,正式跨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2017年8月23日,天津医科大学与天津大学联手共建“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9月,学校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1月,天津医科大学社会科学部更名为天津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19年4月25日,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正式成立。9月,入选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依托高校。11月20日,天津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12月3日,天津医科大学等6所医学院校发起成立北京卓越医学人才培养高校联盟。同年,天津医科大学成为全国首批招收医学技术硕博士生的3所院校之一。
2022年5月14日,全国独立设置医学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成立大会在南京医科大学举办,该联盟由36所独立设置医学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成,天津医科大学入选。
2025年3月9日,天津医大眼科医院联合首批5家医院最新成立“天津医大眼科专病联合诊疗中心”。该中心将构建“一站式”全链条诊疗模式,聚焦多学科相关眼部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联手治疗或开展脑卒中后视功能障碍、眼眶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眼病预防筛查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患者需要到两个以上医院就诊的难题。
2025年4月1日,天津医科大学与齐鲁制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年4月23日,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共同签署师资队伍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2025年5月10日,天津医科大学与开滦总医院战略合作签约暨研究生培养基地揭牌仪式举行。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