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理工大学招生办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天津理工大学办学条件

天津理工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专业学院15个,还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体育教学部等机构,开办本科专业68个。

学院专业
学院专业学制授予学位
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四年工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四年工学
机械电子工程四年工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四年工学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四年工学
机器人工程四年工学
智能制造工程四年工学
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四年工学
信息安全四年工学
物联网工程四年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工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年工学
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四年工学
材料物理四年理学
功能材料四年工学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四年工学
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工程管理四年管理学
保险学四年经济学
工程造价四年管理学
物流管理四年管理学
金融科技四年管理学
市场营销四年管理学
财务管理四年管理学
工商管理四年管理学
工业工程四年管理学
工业工程(含中日合办)四年管理学
工商管理(含中加合办)四年管理学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四年管理学
天津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四年工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年工学
自动化四年工学
人工智能四年工学
天津理工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四年工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四年工学
通信工程四年工学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四年工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四年工学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四年工学
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四年工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四年工学
制药工程四年工学
药学四年理学
天津理工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学四年理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四年理学
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四年工学
安全工程四年工学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四年工学
环境科学四年理学
应急技术与管理四年工学
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摄影四年艺术学
动画四年艺术学
视觉传达设计四年艺术学
环境设计四年艺术学
产品设计四年艺术学
天津理工大学海运学院航海技术四年工学
轮机工程四年工学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四年工学
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网络工程四年工学
产品设计四年艺术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工学
服装与服饰设计四年艺术学
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老年福祉与管理)四年法学
社会工作四年法学
老年学四年法学
社会学四年法学
天津理工大学华信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四年工学
天津理工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英语四年文学
日语四年文学
汉语言文学四年文学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7月,注:学校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学科建设

学科设置

截至2025年5月,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学科、材料科学学科、工程学科、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学科入围天津市高校顶尖学科培育计划培育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入围天津市一流学科;建有网络安全与数据智能等9个天津市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建有机器视觉与智能运算等11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获批12个天津市重点学科。
市重点学科类别
类别名称
天津市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
软件工程
机械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网络空间安全
物理学
学科授权点
类别名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化学、数学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电子信息、能源动力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设计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社会工作、国际中文教育、翻译、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工商管理、会计、工程管理、设计、土木水利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056人,其中专任教师154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83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02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青、国家优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教学名师等国家级领军人才21人,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特支计划人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等省部级人才138人,高水平创新团队19支,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师资简介
类别名称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成(专职)、赵连城(双聘)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双聘)、王启明(双聘)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陈胜勇、徐常胜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印寿根、丁轶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丁轶
国家级教学名师尹贻林
全国优秀教师温显斌
国家级青年人才高赞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丁轶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丁轶、鲁统部、张楷亮、张德干、张联齐、薛松、高辉、曾宪顺、张爱玲
天津市教学名师宋眉眉、魏克新、戴敏、杨淑莹、钟蕾、王丽平、杨淑莹、董培蓓、刘保泰、高强、王京滨
参考资料:(注:名单不全)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教育部卓越计划专业5个;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学校积极推进工程教育改革,16个专业已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教学建设工程
类别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物理、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化学工程与工艺、工程造价、产品设计、社会工作、应用化学、机械电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安全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动画、市场营销、环境工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功能材料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数字化制造与流程工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灯塔涂料有限公司、天津第一机床总厂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工程计价学、数字图像处理
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天津理工大学-河南许继工控系统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教育部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机械工程、工程造价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自动化
教育部卓越计划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
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工程造价
市级精品课程工程制图、自动控制理论、机械原理、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创新设计
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产教融合的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新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校内外实践平台建设
国家级教学团队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团队(尹贻林、2008年)
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安全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制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安全、材料科学与工程
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基础实验中心、新能源利用与动力工程实验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
天津市教学团队化工类课程群教学团队(团队负责人:尹晓红)、电机控制与应用教学团队(团队负责人:杜明星)、工程训练i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团队负责人:王云亮教授)、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团队负责人:高强教授)、控制理论教学团队(团队负责人:高强教授)、电机控制与应用教学团队(团队负责人:杜明星教授)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编有国家级精品和规划教材14部。
教学获奖
项目名称获奖名称/等级获奖时间获奖人
《工程制图》课程精品化建设与实践市级二等奖2004董培蓓、刘黎、柳丹、柴富俊、孙晓杰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立体化教学包市级二等奖2004齐卫东、毕大森、付丽、周小玉、吴崇峰
工程类本科生三种重要能力的培养模式与实践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魏克新、别利剑、赵钢、王丽平、欧阳杰、高强、牛兴华、张敬品
多校合作,构建天津市信息产业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马建标、郑清春、张桦、王金海、马永军、李莲、樊顺厚、焦志勇
工程类本科生设计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魏克新
参考资料: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项目名称获奖等级届次
工程类本科生三种重要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六届
多校合作,构建天津市信息产业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六届
机电类专业本科生工程素养教育改革与实践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
“市校联动”教学质量监督与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
大学生科学素养培育提升的探索与实践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年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5月,学校与37个国家和地区的146所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大学开展了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合作办学,培养了我国首批项目管理硕士;“新能源材料”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教育部、国家外专“111计划”;学校获批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不断提升来华留学生招收与培养质量,通过人性化的管理与多元的校园文化提升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波兰、科特迪瓦建立了2所孔子学院和1个孔子课堂;在科特迪瓦建立了首个由普通高等院校参建的鲁班工坊。学校师生与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共同承担国际重点合作项目,在science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合作发表学术论文。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