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天津工业大学办学条件

天津工业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7月,学校设有5个学部、29个学院、1个书院、2家附属医院,开设61个本科专业。

学部学院本科专业
天津工业大学工学部纺织工程与科学学院纺织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土地资源管理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工业设计、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航空航天学院飞行器制造工程
天津工业大学信息学部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
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通信工程(中外合作)、电子科学与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动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天津工业大学生医学部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学工程
药学院制药工程
天津工业大学西青医院-
天津工业大学北辰医院-
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部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
化学学院化学生物学
天津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外合作)
人文学院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英语、日语、网络与新媒体、汉语言文学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法学
艺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艺美术、产品设计、表演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博雅书院-
-天津工业大学创新学院-
卓越工程师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参考资料: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天津市重点学科,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5个学科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5个学科入选天津市高校顶尖学科培育计划,建有5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6个天津市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学校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拥有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和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8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重点学科

“双一流”学科(群)
类别学科(群)名称所在学院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群)纺织科学与工程(现代纺织学科群)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市一流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机械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电气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资料: 数据截至2024年5月
国家级重点学科
序号学科名称所在学院
1纺织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数据截至2024年5月
天津市重点学科
序号学科名称所在学院
1纺织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2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机械工程机械工程学院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5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6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7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8电气工程电气工程学院
9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10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11数学数学科学学院
12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资料: 数据截至2024年5月
校级重点学科
序号学科名称所在学院
1纺织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2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4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5机械工程机械工程学院
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7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8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9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10电气工程电气工程学院
11数学数学科学学院
12物理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3公共管理经济与管理学院
14应用经济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15法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参考资料: 数据截至2024年5月

学位授予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科门类学科代码学科名称牵头学院
工学0821纺织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2机械工程机械工程学院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8电气工程电气工程学院
理学0701数学数学科学学院
参考资料: 数据截至2025年1月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所在学院
经济学0202应用经济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法学0301法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学0502外国语言文学人文学院
理学0701数学数学科学学院
0702物理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0703化学化学学院
0714统计学数学科学学院
工学0802机械工程机械工程学院
0803光学工程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8电气工程电气工程学院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0821纺织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0825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航天学院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0831生物医学工程生命科学学院
0835软件工程软件学院
管理学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与管理学院
1202工商管理
1204公共管理
艺术学1301艺术学人文学院
交叉学科1403设计学艺术学院
参考资料: 数据截至2024年5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2200余名, 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00余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000余名。拥有两院院士7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6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端人才17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名,拥有“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60余名,省部级各类人才200余名。
类别名称
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为民、韩布兴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邓宗全、王振国、陈晓红、夏长亮
国家级领军人才顾而丹、姜勇、夏长亮、仲崇立、周飞艨、胡云霞、耿建新、梅东海、王文洪、赵丽霞、林童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周飞艨、仲崇立、夏长亮、刘义、姜勇、张拥军、李越
国家级青年人才入选者仲崇立、刘俊成、陈利、姜勇、李建新、夏长亮、刘雍、宋世栋、桂建舟、张新陆、张拥军、高辉、李越、石海峰、黄庆林、梅云辉、刘海亮、张阳、乔志华、聂磊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仲崇立(2021年)、肖长发(2014年)
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夏长亮(2013年)
中国纺织学术大奖获得者肖长发(2014年)
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奖获得者陈莉(2014年)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张玉忠、吕晓龙、夏长亮、仲崇立、李建新、陈利、刘义
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夏长亮(2012年)
备注:名单不全 数据截至2024年5月

教学建设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2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天津市品牌专业、6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8个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12个应用型专业,8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9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天津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天津市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1;有全国首批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团队40余支,入选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项目类别项目名称
国家级特色专业纺织工程、轻化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天津市品牌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纺织工程、轻化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应用化学、软件工程、动画、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环境工程
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复合材料与工程、物联网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风力发电与电气节能)、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金融学(产业金融)、信息与计算科学(高性能计算方向)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纺织实验教学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工程教学实习训练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纺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天津工业大学—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苏州大学—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廊坊中纺新元无纺材料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山东永盛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南开创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天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天津市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机械基础及纺织装备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自动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机械基础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经贸综合能力开发实验教学中心、工商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工程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动画实验中心、环境工程实验中心、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数字传媒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联合)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天津工业大学-新兴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天津工业大学(牵头)、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纺织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全日制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创新实践基地
天津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天津工业大学创业园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针织学、纺纱原理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纺织与现代科技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纺织与现代生活、创业管理——易学实用的创业真知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1月,天津工业大学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均超过 800 项。
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届次(年份)成果名称完成单位等级
第六届(2009年)构建天津市信息产业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国家级二等奖
第七届(2014年)“学校-行业(联合会)-企业”协同育人的创新与实践天津工业大学中国纺织联合会国家级二等奖 天津市一等奖
第七届(2013年)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一等奖
适应纺织强国需求的纺织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划转高校实现“学校—行业—企业”三元协同育人的研究与实践
第八届(2018年)基于“双主体、双目标”高校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创新与实践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一等奖
面向行业需求的“九计划、三平台、五协同”纺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能情行”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四结合、全过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合作交流

教学交流

截至2025年1月,天津工业大学与6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110余所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高端专家引智、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获批创新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等国家留学基金委、科技部和教育部各类人才和国际合作资助项目。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加入欧洲纺织大学联盟、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在布基纳法索建立该国唯一一所孔子学院。学校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高校,招收来自70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实现留学生教育学分制改革,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技艺国际传承创新基地和海外实习实践基地,加强中文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

国内合作交流项目中国台湾逢甲大学交换生项目
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日本城西国际大学本、硕联合培养项目
德国下莱茵应用技术大学本科双学位项目
英国创意艺术大学本科双学位项目
法国尼综斯合理工学院双硕士项目
交换生项目英国斯旺西大学交换生项目
韩国青云大学交换生项目
芬兰土尔库应用技术大学交换生项目
参考资料: 名单不全,数据截至2024年5月

学术交流

截至2025年6月,天津工业大学每年派出教师近300人次,参加国际会议,教育研讨、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等。同时,每年邀请、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院士、专家和知名学者等逾250人次到校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