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置17个学院,学校已开设40个专业,所开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等学科。
学院 | 专业 |
---|---|
中德智能制造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
自动化 | |
机器人工程 | |
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腾讯安全英才班)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物联网工程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人工智能 | |
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 | 光源与照明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 | 交通运输 |
车辆工程 | |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 | |
物流管理 | |
健康与环境工程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智能医学工程 | |
工程物理学院 | 应用物理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
智能感知工程 | |
药学院 | 中药学(粤港澳大湾区中药精英班) |
中药学 | |
药学 | |
药学 | |
生物制药 | |
集成电路与光电芯片学院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龙芯英才班)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
创意设计学院 | 工业设计 |
环境设计 | |
艺术与科技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
商学院 | 国际商务 |
财务管理 | |
市场营销 | |
外国语学院 | 德语 |
英语 | |
商务英语 | |
音乐学院 | 音乐表演(声乐) |
音乐表演(器乐) |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3月,深圳技术大学有三个广东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截至2025年6月,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进入esi世界前1%行列。类别 | 专业名称 | |
---|---|---|
广东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 光学工程(光机电工程与应用) | |
物联网工程 | ||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 ||
数据来源:深圳技术大学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专任教师870余人,其中教授118人、副教授233人,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403人,15人入选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83%,有海外学习或研究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比56%,有企业研发经验的教师占比40%。类别 | 名单 |
---|---|
特聘院士 |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贺震旦、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曾斌等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曹磊峰、傅强、李泽仁等 |
深圳市高层次人才 | 韩培刚、张文伟、胡俊青、周沧涛、方晓东等 |
“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1960-2022) | 阮双琛、胡俊青、孔令兵、郁明阳、谌礼群、朱春生、孙立志 |
“2022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 阮双琛、孔令兵、胡俊青、贺震旦、王露露、孟爱云、朱春生、彭小江、张光烨、谌礼群、孙立志 |
数据来源:深圳技术大学-师资力量、深圳技术大学微信公众号 |
教学建设
深圳技术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和交通运输专业获批广东省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汽车服务工程于2022年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第一批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名单。
合作交流
2023年,深圳技术大学与台湾树德科技大学,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与台湾大同大学设计学院分别签署合作协议书。
2023年12月,深圳技术大学与芬兰哈格哈里亚应用科学大学通过线上平台签约,两校正式建立合作关系。该校是深技大在北欧的首个合作伙伴。
截至2024年3月,深圳技术大学与81所中国境外高校、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与251家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积极推进联合培养学生、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合作,近三年来横向项目立项327项。学校已与全球20个国家及地区80余所高校和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并推动开展丰富合作交流。如与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德国康斯坦茨应用科学大学、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euncet商学院、新加坡艺术大学等学校签署合作备忘录。
2024年4月,深圳技术大学与法国南特高等商学院、法国esme工程学院、法国电子计算机信息工程师学院三所高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9月25日,深圳技术大学附属福永人民医院揭牌成立。
截至2025年6月,学校与110所境外高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大力开展教师互访、学生互派、科研合作等国际交流活动。成立“深圳技术大学-德国巴伐利亚州应用技术大学合作联盟”,共建7个国际联合实验室。与瑞士8所高校合作创建中瑞创新中心(深圳), 成功获批首批教育部-瑞士gf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单位,打通本硕联合培养国际通道。每年邀请国外高校师生参加学校国际周活动,每年选派多批次学生前往国外高校交流学习和联合培养。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