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圳大学研究生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深圳大学办学条件

深圳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27个学院,105个本科专业和3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艺术学、农学、交叉学科等13个学科门类。

院系专业
学院与学部专业
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智能教育)(师范)、学前教育(师范)
艺术学部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创意策划与设计管理)、美术学、表演(影视戏剧)、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编导、音乐表演(声乐演唱)、音乐表演(器乐演奏)、音乐表演(音乐编创)、音乐学(师范)、音乐表演(流行演唱)
医学部临床医学(含卓越班与智能医学创新班)、生物医学工程(含医疗科创卓越班和创新班)、药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
经济学院经济学(含卓越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金融学(创新班)、会计学、供应链管理
法学院法学
心理学院心理学(含卓越班)、心理学(师范)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师范)、运动训练、休闲体育(高尔夫)、休闲体育(休闲旅游)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含卓越班)、哲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国学精英班(校内二次选拔)
外国语学院英语、英语(师范)、日语、法语(法英)、德语(德英)、西班牙语
传播学院广告学(含卓越班)、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
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卓越班)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含卓越班)、测控技术与仪器、物理学(含卓越班)、物理学(师范)、核工程与和技术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含卓越班)、化学(师范)、环境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含卓越班)、海洋科学、生物科学(师范)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创新班)、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文华班)、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含腾班、卓越班)、软件工程、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含卓越班)、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智慧城市)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智能建造、智慧交通
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
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社会学
高等研究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
金融科技学院金融科技(微众银行金融科技学院)、金融科技(深圳南特金融科技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深圳南特金融科技学院)、区块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深圳南特金融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
深圳大学东京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4月)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省级一流学科17个;有学术学位博士授权一级学科22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类别4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32个。20个学科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在中国高校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中位列第31位,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深圳本土高校中率先进入esi全球前1‰。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类别名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高新技术、光学工程、理论经济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心理学、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11月)
进入esi 学科世界排名前1%学科
进入esi 学科世界排名前1%学科
工 程 学 ( 1‰ )农业科学
材料科学(1‰)植物学与动物学
计算机科学(1‰)神经科学与行为学
化 学 ( 1‰ )精神病学与心理学
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
临床医学地球科学
物理学免疫学
社会科学总论数学
环境科学/生态学微生物学
药理学与毒理学--
参考资料:(截至2022年5月)
深圳大学广东省重点学科一览表
类别学科名称
广东省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新闻传播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理论经济学、中国哲学、生命健康、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外国语言文学、光学工程、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生命健康、设计学、行政管理学
资料来源:(截至2022年5月)
深圳大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授权类型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代码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名称二级学科(专业领域)代码二级学科(专业领域)名称
博士一级学科0201理论经济学020101政治经济学
020102经济思想史
020104西方经济学
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402心理学--
0501中国语言文学
0503新闻传播学0503z1政治传播学
0803光学工程0803z1光生物学
0803z2光机电工程与应用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z3生物医学信息处理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z2智能系统与智能制造
0813建筑学0813z1城市空间信息工程
0813z2建成空间环境与室内装饰设计
0814土木工程0814z1土木功能材料
0814z2市政环境与公共健康
0831生物医学工程--
0701数学
0702物理学
0703化学
0710生物学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
博士专业学位0854电子信息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085402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
085403集成电路工程
085404计算机技术
085408光电信息工程
085409生物医学工程
085411大数据技术与工程
0859土木水利--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2月)
深圳大学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2022)
授权类别一级学科点代码一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
硕士一级学科0101哲学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2中国哲学
010103外国哲学
010104逻辑学
010105伦理学
010106美学
010107宗教学
010108科学技术哲学
0201理论经济学020101政治经济学
020102经济思想史
020103经济史
020104西方经济学
020105世界经济
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应用经济学020202区域经济学
020204保险学
020206国际贸易学
0301法学030101法学理论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4刑法学
030105民商法学
030106诉讼法学
030107经济法学
030109国际法学
0302政治学030201政治学理论
030202中外政治制度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30207国际关系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0401教育学040101教育学原理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40105学前教育学
040106高等教育学
040107成人教育学
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
040110教育技术学
0402心理学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40203应用心理学
0403体育学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
040302运动人体科学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
0501中国语言文学050101文艺学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502外国语言文学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050203法语语言文学
050205日语语言文学
050207西班牙语
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2z1国别和区域研究
0503新闻传播学050301新闻学
050302传播学
0701数学070101基础数学
070102计算数学
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70104应用数学
0701z1复杂系统与数据科学
0702物理学070201理论物理
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070204等离子体物理
070205凝聚态物理
070207光学
070208无线电物理
99j1薄膜物理与技术
0703化学070301无机化学
070302分析化学
070303有机化学
070304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710生物学071001植物学
071002动物学
071003生理学
071004水生生物学
071005微生物学
071006神经生物学
071007遗传学
071008发育生物学
071009细胞生物学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71011生物物理学
0713生态学071300生态学
0713z1生命健康与环境
0714统计学071400统计学
0802机械工程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080204车辆工程
0803光学工程080300光学工程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2材料学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01物理电子学
080902电路与系统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81103系统工程
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0813建筑学081301建筑历史与理论
0813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81304建筑技术科学
0814土木工程081401岩土工程
081402结构工程
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
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
0831生物医学工程083100生物医学工程
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
0833城乡规划学083300城乡规划学
1001基础医学100100基础医学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0871z1地理信息与智慧城市
1202工商管理120201会计学
120202企业管理
120203旅游管理
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
1204公共管理--
1301艺术学理论130100艺术学理论
1302音乐与舞蹈学130200音乐与舞蹈学
1303戏剧与影视学130300戏剧与影视学
1304美术学130400美术学
1305设计学130500设计学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2月)注:表格内容与学校官网简介页面数据不一致
深圳大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2)
授权类别类别代码类别名称领域代码领域名称
专业学位硕士0251金融--
0252应用统计
0254国际商务
0351法律
0352社会工作
0451教育
0453汉语国际教育
0454应用心理
0551翻译
0552新闻与传播
0851建筑学
0853城市规划
1051临床医学
1053公共卫生
1055药学
1251工商管理(mba)
1252公共管理(mpa)
1253会计
1351艺术
0854电子信息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085402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
085403集成电路工程
085404计算机技术
085405软件工程
085406控制工程
085407仪器仪表工程
085408光电信息工程
085409生物医学工程
085410人工智能
0855机械085501机械工程
085509智能制造技术
0856材料与化工085601材料工程
085602化学工程
0857资源与环境085701环境工程
085704测绘工程
0858能源动力085803核能工程
0859土木水利085901土木工程
0860生物与医药086001生物技术与工程
0861交通运输--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2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有教职工4423人,其中专任教师2865人(教授670人、副教授1035人、讲师1129人)、技术人员620人、管理人员938人。有博士后1204人,专职研究人员631人。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39位,广东省高层次人才114位,深圳市高层次人才2293位。

师资情况
类别姓名
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孝军、陈国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特聘)、丁文华、郭仁忠、孟建民、魏子卿、李清泉、陈湘生、杜彦良、谢和平、牛憨笨、姜保国、左铁镛、王浩
外国科学院院士luo jingli、陈光明、王振波、曹文明、张学记、刁东风、王序进、梁中明、明仲、张良杰、石琼、李勇、周志祥、蔡志明
国家级人才杨楚罗、王振波、刘光良、张学记、张小东、徐坚、李霄鹏、袁小聪、刘丽炜、王义平、崔宏志
国家级青年人才饶峰、王进、王东、陈小强、轷喆、李凯、florian j·stadler、丁科元、李明乐、周学昌、何传新、孔湉湉、洪舒贤、包小华、房国豪
广东杰青王进、王东、刘新科、丁科元、杨金龙
荔园优青陈仕国、熊信柏、林鹏、万学娟、刘新科、刘丹青、李亚运、刘斌、潘成军、张朝华、丁科元、王东、李凯
省级教学名师王志强、隋莉莉、程蓉、王晓钧、鲁志国、胡琳、姜安、孙秀泉、陈小蓉
注:名录不全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

教学实验中心
类别名称
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传媒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网络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项目城市粪渣处理及资源化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融媒体演播室制播虚拟仿真实验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环境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新闻传媒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现代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生命与海洋科学教学实验中心、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化学与环境工程教学实验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艺术设计教学实验中心、生物医学工程教学实验中心、材料教学实验中心、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学实验中心、土木与交通工程教学实验中心、自动化教学实验中心、医学教学实验中心、教育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建筑与城市规划教学实验中心、外语教学实验中心、光电教学实验中心、心理学教学实验中心、运动训练与健康教学实验中心
深圳大学特色重点专业
类别专业名称
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建筑学、金融学、电子信息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广告学、心理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经济学、金融学、英语、网络与新媒体、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法学、新闻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自动化、视觉传达设计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专业建设点(21个)金融学、英语、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哲学、法学、新闻学、教育技术学、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科学、电子商务、体育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法语、日语、海洋科学、交通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
广东省特色专业(24个)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通信工程、软件工程、海洋科学、广告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法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金融学、会计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西班牙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生物医学工程、行政管理
广东省名牌专业(9个)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建筑学、生物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法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广东省重点专业(11个)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建筑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软件工程
广东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工商管理、建筑学、交通运输、市场营销、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
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7个)交通工程、生物技术、广告学、汽车服务工程、体育教育、应用化学、网络工程
广东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3个)教育技术学、环境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资料来源:(截至2022年5月)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类别课程/项目名称负责人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积极心理学王晓钧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王志强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生活中的经济学陶一桃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生命的律动莫蓓莘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礼行天下李丽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模拟电子技术费跃农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大学计算机王志强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微观经济学鲁志国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传播学理论周裕琼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工程制图程蓉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隋莉莉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概论郭仁忠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建筑概论孟建民
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文化旅游产业创业与创新刘艳红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城市粪渣处理及资源化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刘长坤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融媒体演播室制播虚拟仿真实验王晓华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虚拟仿真教学系统毛艳萍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4月)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类别课程名称负责人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植物生理学莫蓓莘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沟通技巧张转玲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视觉与色彩姚其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发展心理学李晓东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积极心理学王晓钧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王志强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生活中的经济学陶一桃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生命的律动莫蓓莘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网络空间安全导论闫巧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护理学基础王惠珍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化学与生活胡惠媛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科技改变世界李玲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计算机安全导论闫巧
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品读聊斋左江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模拟电子技术费跃农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刘志山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礼行天下李丽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交际英语写作罗莎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涂相华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高等数学a顾燕红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线性代数高天玲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大学计算机王志强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聚合物结构与性能陈彦涛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软件工程杜文峰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艺术与生活侯佳彤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毛艳萍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国际贸易实务欧阳北松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招聘与选拔王荣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杨艳丽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工程经济学王刚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基础西班牙语(1)谢珺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大学英语(1) 张新颖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建筑概论孟建民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微观经济学鲁志国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传播学理论周裕琼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工程制图程蓉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概论乐阳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概论郭仁忠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隋莉莉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计算机网络崔来中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品牌管理周志民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政府公共关系学赵宇峰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金融学陈莹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企业战略管理崔世娟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商法学蔡元庆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交替传译基础张吉良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数学分析(3)陈之兵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物理光学李玲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建筑设计与构造(2)彭小松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基础德语(1)陈嵘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播音语言表达陈昕瑜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生态建筑学崔冬瑾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数理方程与特殊函数杜戈果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食品质构与流变范方辉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电路分析费跃农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网络营销黄玉波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成型工艺与模具 cad/cam梁雄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工程测量李伟文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齐奕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电视节目策划王婷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妇产科学吴雪清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微生物学(双语)徐芳芳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当代中国外交张万坤
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文化旅游产业创业与创新刘艳红
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心理咨询与治疗高秋凤
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温暖的医学余佯洋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城市粪渣处理及资源化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刘长坤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融媒体演播室制播虚拟仿真实验王晓华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虚拟仿真教学系统毛艳萍
课程思政材料力学杨磊
课程思政积极心理学郭田友
课程思政计算机伦理储颖
课程思政国际贸易赵登峰
课程思政公共管理学吴海燕
课程思政工程制图程蓉
课程思政文化旅游产业创业与创新刘艳红
课程思政宏观经济学鲁志国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4月)

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奖(部分)
名称完成人奖项
《全国地方高校优课联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李清泉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基于供给侧理念的工程硕士三元协同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徐晨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地方优秀文化融入国家课程校本转化研究》李臣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以生为本,平台赋能:多样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李清泉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
《深圳大学基于慕课应用的混合式教学管理创新与实践》孙忠梅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
《计算机专业综合改革与新工科建设实践》明仲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
《“双轮驱动融通发展”——深圳大学传媒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王晓华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
《以国家虚拟仿真“金课”为引领,构建虚实结合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新范式》高原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
《泛在设计,特色引领:“一横多纵”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与实践》仲德崑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生性实施体系构建与实践》李臣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一等奖

附属医院

深圳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合作交流

深圳大学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合作、国际化师资建设、国际文化交流”,截至2024年6月,已与境外290所高校(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遍布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包括师生交流交换、科研合作、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

教学交流

教学交流
项目名称院校
中外合作办学深圳南特金融科技学院、深圳大学东京学院、深圳大学法语联盟
协议院校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树仁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高雄大学、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台湾义守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台湾文藻外语大学、日本熊本学园大学、日本创价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日本大分大学、日本明治大学、日本札幌国际大学、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美国田纳西大学、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等
境外升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日本能本大学自然科学教育部博士后期项目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会议名称举办日期
第十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2013年11月16至18日
第十三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2017年11月25日
第十七届全国软件与应用学术会议2018年11月23至25日
“文明通鉴与文化创新”国际学术会议暨第二届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论坛”2019年11月26日
第五届智能制造系统工程学术会议2022年11月19日至20日
注:名录不全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