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州大学MBA教育中心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苏州大学校园环境

苏州大学

校园环境

东吴门

位于苏州大学的主要道路上,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氛围的标志性建筑。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门楼上方有巨大的匾额,上书“东吴大学”四个大字,突显了建筑的身份和历史意义。作为苏州大学的门户和象征,东吴门承载了许多重要的学术和文化活动。

红楼

位于苏州大学本部内,为景海女子师范学校旧址,是景海师范女子学校的主楼,现为苏州大学红楼会议中心。前身是于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在苏州天赐庄创办的景海女塾,原为纪念美国基督教监理工会女传教士海淑德而建。1917年改为景海女子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经分拆合并后不复存在。2004年12月23日,景海女师旧址被列为苏州市第五批公布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星阁

俗称钟楼、方塔,位于江苏省苏州古城内东偏葑门与相门之间。阁身平面呈正方形,各层四面辟为拱门,层间无腰檐平座。底层边宽8·6米,自下而上逐层作不甚明显的收分,形成有层次而又挺直的轮廓线。2002年,苏州文星阁与东吴大学旧址共同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钟楼

建于整个校园中轴线的中部,位置选择恰当,起到把握全局的作用。随后陆续兴建的四幢大楼(精正楼、维正楼、子实堂、维格堂)均以钟楼作为主轴向南侧两旁延伸。

凌云楼

凌云楼不仅屹立在校区内,而且屹立于姑苏区。出于对老城区历史文化的保护,整个姑苏区高楼都很少,凌云楼便成为其中突出的存在。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