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沈阳理工大学共青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沈阳理工大学办学条件

沈阳理工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1月,沈阳理工大学共设有19个学院(部),开设49个本科专业。
沈阳理工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院系专业类
沈阳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沈阳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智能车辆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装甲车辆、能源与动力
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物流管理、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
沈阳理工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
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安全工程、应用化学、化学
沈阳理工大学装备工程学院智能无人系统技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武器发射工程、信息对抗技术
沈阳理工大学国际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属材料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沈阳理工大学体育部/
沈阳理工大学国防教育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沈阳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和物联网工程
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沈阳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俄语
沈阳理工大学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沈阳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会计
沈阳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俄学院/
院系
表格更新时间:2024·05·12

学科建设

沈阳理工大学围绕学校“1+3+n”学科建设布局,形成了以“工学为重点,突出国防特色,理、工、文、经、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截至2025年1月,共设有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交叉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还有着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以及5个国家级特色学科、1个辽宁省一流学科。
沈阳理工大学主要学科
类别学科名目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工商管理、设计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国际贸易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硕士专业学位电子信息、工商管理、机械、会计、材料与化工、翻译等
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网络赋能弹药技术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兵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技开发总公司博士后工作站
国家级特色学科兵器、信息、控制、材料、机械
辽宁省一流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表格更新时间:2024·05·12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1月,沈阳理工大学共有教职工1671人,其中专任教师1161人、含聘任到高级职称专任教师634人、双聘院士1人,还有着“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13人以及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人选、辽宁省学术头雁、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千层次、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等142人。
沈阳理工大学部分师资名单
类别名称
双聘院士杨绍卿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郝永平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冯永新等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冯永新、郝永平、高宏伟等
辽宁省优秀专家冯永新、郝永平等
辽宁省特聘教授冯永新、郝永平等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人选关涛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千层次许可、张文波
辽宁省教学名师陈峰、李永华、杨旗、王忠堂等
辽宁省优秀教师高宏伟、王余莲、周帆、魏永合、张皓、王忠堂等
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郝永平等
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信息网络与信息对抗、智能检测与网络化测控、石油天然气往复压缩机研究与应用、高温建筑墙体保温防火材料系统
表格更新时间:2024·05·12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5月7日,此外,沈阳理工大学还获批了首批辽宁省普通高校示范性虚拟教研室1个、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4个,有着5门省级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课程思政示范项目、9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获批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24项,数量居位居辽宁省第4名,其中有着重点课题2项。学校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入选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项目案例1项(全国仅124项)、获批辽宁省高质量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0项,数量位居辽宁省第三名。截至2025年1月,沈阳理工大学共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还有着国家级、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19个。学校内部还有着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已获批教育部产教融合工程建设项目资金1·21亿。学校获批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辽宁省教学团队6个。

沈阳理工大学部分教学成果奖
获得年份成果名称获奖级别
2024年“数字技术+国防教育”为服务师生插上‘智慧翅膀’辽宁省创新创优成果第四名
2022年以“机器人+产教融合”为导向的校所企协同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研究辽宁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22年构建“思政引领、点线面体、基地驱动、校际联合、评价监督”的培养模式辽宁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22年面向智能制造的测控技术人才“思政、实践、创新、科研一体化”培养模式辽宁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20年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
2020年面向兵工行业和地方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
2020年理工院校非理工专业校外“isg三段 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0年面向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驱动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实践及大规模推广应用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0年基于科研反哺教学理念的专业教学改革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0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英国文学史”跨校修读课程共建的实践与推广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0年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车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2020年基于“协同学习”的《互换性与技术测 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2020年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多元信息类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2020年对接校企联盟的测控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2020年具有国防特色(通信工程专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2020年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2020年以认证和评价为导向的测控专业“大工程观”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表格更新时间:2024·05·12
沈阳理工大学部分质量工程
类别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产品设计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管理信息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辽宁省级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数据结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算法设计与分析》《证券投资学》《材料力学性能》
辽宁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汽车工程产业学院、工业互联网及安全产业学院、兵器工程产业学院、数字设计产业学院、材料智造产业学院数字智造产业学院、生态环保产业学院、安全工程产业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机器人产业学院
优秀项目案例新工科背聚下数学统计类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探索与实理
辽宁省普通高校示范性虚拟教研室公共美育课程虚拟教研室
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教研室、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虚拟教研室、算法设计智能化虚拟教研室
辽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心等
表格更新时间:2024·05·12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1月,学校共获得了辽宁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5项。学校对已出版的《战斗部结构设计及靶场试验》等6本特色教材,启动长工行动v2·0—课程建设,已完成信息篇、兵器篇、战争篇。

合作交流

海外合作

截至2025年1月,沈阳理工大学已与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芬兰、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多所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在2012年曾成为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赴俄罗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公派留学项目优先选拔院校。

项目合作

沈阳理工大学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截至2025年1月,沈阳理工大学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合作设立的外合作办学机构——“沈阳理工大学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国际工程学院”已获批教育部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招收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属材料工程和测控技术与仪器四个专业学生。此外,沈阳理工大学与波兰西里西亚技术大学开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批教育部本科合作办学项目,还与英国、波兰、法国等国家大学分别开展了4+0、2+2、3+1等中外校际交流项目、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等俄罗斯著名高校合作开展了中俄联合培养2+2项目,培养了大批“专业+俄语”的复合型国际人才,学校累计培养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8000多名来华留学生。

科研合作

截至2025年1月,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辽宁省“俄罗斯院士专家工作站”积极为军地院所及企业开展引智服务,建设了沈阳浑南中俄科创城,成为辽沈地区第一个以中俄科创为主题的科技园区。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