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设有15个二级教学机构,5所直属附属医院,22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工、管、理等多个学科门类。
2023年7月,山西省教育厅公布了《关于公布2023年山西省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的通知》(晋教高〔2023〕5号),学校中医学专业成功获批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中医学专业是学校最早设立的专业,先后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4年通过国家教育部中医学专业认证,2018年获批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资格。
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 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
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学院 | 山西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学院 |
山西中医药大学傅山学院 | 山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 山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
山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山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山西中医药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学院 | 山西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山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 | 山西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药茶学院) |
山西中医药大学体育教学部 | - |
学院 | 专业名称 |
---|---|
山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 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 |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 中医学、中医学(医学英语方向) |
山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 康复治疗学、针灸推拿学、针灸推拿学(英语方向) |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山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 护理学、护理学(涉外护理方向) |
山西中医药大学医药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 |
山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 中药学、中药分析方向(2016年停招)、临床中药学方向、药学、药物分析、中药资源与开发、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生物工程(2018年停招)、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制药方向 |
附属医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附属针灸推拿医院(山西省针灸医院) |
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附属晋中医院(晋中市中医院) |
附属中医院(山西省中医院)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类别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8个,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4个,山西省特色重点学科1个,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山西省“高等学校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1个。山西省中医药大学学科类别 | 专业名单 |
---|---|
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 |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 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 医文献学、方剂学、针灸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肾病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脾胃病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儿科学、中医康复学、中医药信息学、中医治疗技术工程学 |
省级特色重点一级学科 | 中医学 |
省级重点一级学科 |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学 |
资料来源: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专任教师786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64人。有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国医大师3人,全国名中医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岐黄学者1人,青年岐黄学者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51人,全国中医药优秀临床人才19人。有山西省青年科学家1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1人,山西省名老中医58人,山西省名医35人,山西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59人。有博士生导师37人、硕士生导师80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5人,山西省教学名师13人。
类别 | 名单 |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李青山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李晶 |
国医大师 | 吕景山、王世民 |
全国名中医 | 贾六金、陈家礼 |
山西省教学名师 | 冀来喜、裴妙荣、马存根、师建梅、马彦平、门九章、秦艳虹、孙建萍、李晶、张晓雪、田岳凤、李俊、李俊莲、李琳荣 |
资料来源: |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个,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1个,山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4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个,省级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1个。获批省级及以上一流课程54门,其中国家级认定课程1门,省级认定课程31门,建设课程9门,培育课程13门。有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普通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2个,有山西省优秀教学团队3个。专业等级 | 专业名称 |
---|---|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 中医学 |
省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 中药学、中医学等 |
省级品牌专业 | 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 |
省级精品课程 | 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金匮要略、方剂学、有机化学等 |
省级普通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中药分析实验室、 中医临床技能实训中心 |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 中医内科学教学团队(负责人:赵莉娟)、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团队(负责人:张俊龙) |
合作交流
校企地合作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联合69家单位,牵头成立山西省中医药科技创新联盟,与晋中市政府、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86个地方政府和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国际合作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连续20余年承担商务部“发展中国家针灸技术培训班”教学任务,并与英国、澳大利亚、斯洛伐克、马来西亚等20余个国家的学术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