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陕西师范大学现设有21个学院,2个基础教学部, 63个本科专业;有 12 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材料科学与工程), 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生物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理学、哲学、理论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10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86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另有1 个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20 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含工程硕士 8 个领域),国家现有 13个学科门类中该校学位授权点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医学、艺术等 11 个学科门类;有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动物学;省部级重点学科56个
序号 | 学科名称 | 序号 | 学科名称 | 序号 | 学科名称 | 序号 | 学科名称 |
1 | 中国哲学 | 15 | 文艺学 | 29 | 中国近现代史 | 43 | 生理学 |
2 | 宗教学 | 16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30 | 世界史 | 44 | 水生生物学 |
3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17 | 汉语言文字学 | 31 | 基础数学 | 45 | 微生物学 |
4 | 国民经济学 | 18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32 | 声学 | 46 | 神经生物学 |
5 | 中国少数民族史 | 19 | 中国古代文学 | 33 | 无机化学 | 47 | 遗传学 |
6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20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34 | 分析化学 | 48 | 发育生物学 |
7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21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35 | 有机化学 | 49 | 细胞生物学 |
8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22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36 | 物理化学 | 50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9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23 |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 37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51 | 生物物理学 |
10 | 思想政治教育 | 24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38 | 自然地理学 | 52 | 生态学 |
11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25 | 历史地理学 | 39 | 人文地理学 | 53 | 材料学 |
12 | 教育学原理 | 26 | 历史文献学 | 40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54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13 | 课程与教学论 | 27 | 专门史 | 41 | 植物学 | 55 | 应用化学 |
14 | 基础心理学 | 28 | 中国古代史 | 42 | 动物学 | 56 | 旅游管理 |
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2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 个(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 个(历史地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3 个(教育部“药用植物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应用表面与胶体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1 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6 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数字传媒技术教学实验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生物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地理实验教学中心、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环境实验教学中心),各类研究中心(所) 60 个。学校设有远程教育学院、教师干部教育学院等办学机构,此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西北综合图书资料中心以及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几十个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