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陕西师范大学办学条件

陕西师范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陕西师范大学设有27个学院(部)、1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开设69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
陕西师范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部)专业名称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公共事业管理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哲学、社会学、法学、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含基地班)、秘书学、汉语国际教育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典文献学、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世界史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俄语、日语、翻译、法语
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表演、音乐学、舞蹈学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书法学
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应用化学
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化学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含基地班)、生物技术、生态学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地理科学、旅游管理、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科学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
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人工智能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经济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金融学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
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系、政治与管理系、公共管理类(大一不分系)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4月)(官网简介页面与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3月,陕西师范大学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1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2‰。

陕西师范大学部分学科建设情况
类别专业名称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动物学
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世界史、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民族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
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国家“2011计划”)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分中心(文化传承创新类共建平台)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111计划”)“应用表面与胶体化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培育智库建设”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省部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际长安学协同创新中心(2013)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2018)
(截至2024年5月)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学位类别学位点类型学科代码名称
学术学位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0101哲学
0201理论经济学
0304民族学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
0401教育学
0402心理学
0403体育学
0501中国语言文学
0502外国语言文学
0503新闻传播学
0601考古学
0602中国史
0603世界史
0701数学
0702物理学
0703化学
0705地理学
0710生物学
0713生态学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1202工商管理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0202应用经济学
0303社会学
0714统计学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
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
0835软件工程
1008中药学
1204公共管理学
1301艺术学
1402国家安全学
1403设计学
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020201国民经济学
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0201z1实验经济学
0305z1党的建设
0401z1教育管理学
0401z2科学教育学
0401z5教师教育学
0401z6体育教育学
0402z1航空航天心理学
0501z2文体研究与文学教育
0501z4民间文学与文化
0602z1艺术文化史
0701z1量子信息学
0703z1化学生物学
0703z2食品化学
0705z1区域环境学
0705z2国土资源学
0705z3自然灾害学
0710z1运动生物学
0710z2生物信息学
0805z2文化遗产材料保护与工程
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0401z3民族教育
0401z4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1204z1城市管理
专业学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0451教育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0252应用统计
0351法律
0352社会工作
0452体育
0453国际中文教育
0454应用心理
0551翻译
0552新闻与传播
0553出版
0651博物馆
0854电子信息
0856材料与化工
0857资源与环境
0860生物与医药
1251工商管理
1252公共管理
1253会计
1254旅游管理
1352音乐
1353舞蹈
1354戏剧与影视
1356美术与书法
1357设计
1451文物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3月)(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教职员工3442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679人、副高职称教师874人,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697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00余人次、省部级人才300人次。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国家级及省部级教学名师20余人。

陕西师范大学国家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带头人批准时间
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教学团队房喻2008年
基础心理学教学团队游旭群2009年
运动人体科学教学团队田振军2010年
(截至2024年5月)
陕西师范大学部分师资力量
类别姓名
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喻
中国工程院院士冯起
双聘院士吾守尔·斯拉木、傅伯杰、孙九林、宋微波、朱玉贤、冯起、王亚平
国家级教学名师房喻、傅钢善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名单不全)刘昭铁、安忠维、李玉虎、林书玉、董治宝、游旭群、张萍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名单不全) 拜根兴、韩小忙、李化成、施建雄、于赓哲、袁祖社、卢新卫、游旭群、周剑平、丁立平、柏俊才、任易兰、邢向东、张治河、李保新、李正平、曹小红、王欣、刘忠文、王启龙、张丽锦、王勇慧、胡卫平
三秦学者周宏伟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教师团队
(截至2024年5月)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3月,陕西师范大学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0个,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建有国家级、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各1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2个。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

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序号学院专业专业类获批时间
1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类2019年
2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2019年
3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历史学类2019年
4教育学部教育学教育学类2019年
5心理学院心理学心理学类2019年
6外国语学院英语外国语言文学类2019年
7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类2019年
8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物理学物理学类2019年
9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化学类2019年
10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地理科学地理科学类2019年
11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类2019年
12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新闻传播学类2019年
13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体育学类2019年
14音乐学院音乐学音乐与舞蹈学类2019年
15国际商学院经济学经济学类2020年
16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旅游管理类2020年
17教育学部学前教育教育学类2020年
18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教育学类2020年
19哲学学院社会学社会学类2020年
20外国语学院翻译外国语言文学类2020年
21音乐学院舞蹈学音乐与舞蹈学类2020年
22文学院秘书学中国语言文学类2020年
23美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学类2020年
24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体育学类2020年
25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与影视学类2020年
26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学新闻传播学类2020年
27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生物科学类2020年
28哲学学院哲学哲学类2021年
29外国语学院俄语外国语言文学类2021年
30历史文化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历史学类2021年
31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类2021年
32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化学类2021年
33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类2021年
34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类2021年
35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心理学类2021年
36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化学材料类2021年
37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类2021年
38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工程计算机类2021年
39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戏剧与影视学类2021年
40美术学院绘画美术学类2021年
参考资料:(截至2022年6月)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序号学院专业专业类获批时间
1国际商学院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类2020年
2国际商学院金融学金融学类2021年
3教育学部特殊教育教育学类2021年
4外国语学院日语外国语言文学类2021年
5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2021年
6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类2021年
参考资料:(截至2022年6月)

陕西师范大学教学平台建设
类别名称
国家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泽如心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生物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数字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跨学科x-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地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教育部虚拟教研室2西部高校化学专业(师范)虚拟教研室(专业建设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虚拟教研室(课程教学类)
陕西师范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序号单位课程名称课程类别
1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线上课程
2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原理线上课程
3文学院大学语文线上课程
4文学院长安与中国佛教线上课程
5国际商学院国际金融线下课程
6文学院现代汉语线下课程
7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线下课程
8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复变函数线下课程
9化学化工学院仪器分析线下课程
10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综合和设计实验线下课程
11心理学院普通心理学线下课程
12心理学院航空航天心理学线下课程
13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14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物理)学科教学导论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15心理学院基于航空uav虚拟/增强现实平台的飞行进场黑洞错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
16教育学院中小学校园欺凌的识别与综合防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
17化学化工学院治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合成虚拟仿真教学项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
18生命科学学院秦岭生物学野外实践教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
19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虚拟仿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
20教育学院陕甘宁边区学校劳动教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
21体育学院下肢肌力量训练设计与运动生物学监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
22文学院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重现一-唐诗话长安城虚拟仿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
23历史文化学院敦煌石窟历史实践教学虚拟仿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
24化学化工学院人工光合成清洁燃料综合化学虚拟仿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
25生命科学学院秦岭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育及规范化生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
26国际商学院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线上课程
27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论线上课程
28教育学部教育哲学线上课程
29教育学部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道德线上课程
30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线上课程
31文学院国学导论线上课程
32生命科学学院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线上课程
33音乐学院唐乐舞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
34生命科学学院利用基因工程改良棉纤维品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
35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黄河流域多尺度生态-水文耦合虚拟仿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
36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历史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37马克思主义学院理想信念与卓越师范人才培养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38文学院唐诗与长安文化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39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40外国语学院中学英语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41心理学院人格心理学线下课程
42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学1线下课程
43国家安全学院法学概论线下课程
44文学院现代文学线下课程
45文学院《说文解字》与汉字源流线下课程
46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量子力学线下课程
47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线下课程
48数学与统计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下课程
49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秦岭地理综合实践社会实践课程
50体育学院专业实践与社会调查(体育)社会实践课程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5月)
陕西师范大学部分课程建设
类别课程名称所在学院时间
国家级精品课程黄河流域多尺度生态-水文耦合虚拟仿真实验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2005年
秦岭地理综合实践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自然地理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物理化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05年
现代教育技术新闻与传播学院2006年
古代汉语文学院2007年
中国古代文学文学院2008年
十三经导读文学院2010年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哲学革命的理论总结——《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1~12讲)政治经济学院2013年
隋唐人的日常生活——由小见大的历史(1~15讲)历史文化学院2013年
心身疾病预防与心理调节(1~10讲)生命科学学院2013年
性别与电影文学院2013年
中国筝艺术音乐学院2014年
延安文艺与中国新文学文学院2014年
多彩黄土高原旅游与环境学院2016年
灿烂的唐代文化历史文化学院2016年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十三经导读文学2014年
物理化学化学2014年
中国古代文学文学2014年
《古代汉语》文学2014年
《中国古代史》文学2014年
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现代教育技术》新闻与传播学院2013年
《教育哲学》教育学院2013年
《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教育学院2013年
《学前教育原理》教育学院2013年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学院2013年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心理学院2013年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2013年
《中学历史教学设计》教师教育资源中心2013年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量子力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2008年
细胞生物学生命科学学院2010年
仪器分析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10年
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唐诗与长安文化(普通本科教育)——2021年
物理学科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普通本科教育)——2021年
十三经导读(研究生教育)——2021年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继续教育)——2021年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3月,陕西师范大学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2项。其中,2022年荣获9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包括本科教育获二等奖4项,研究生教育获二等奖1项,基础教育获二等奖4项。
陕西师范大学部分教学成果
类别获奖项目获奖等级
国家级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铸红烛·塑师表·育良师:西部基础教育卓越教师培养的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本科教育)二等奖
师德引领,四维一体:十五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公费师范生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本科教育)二等奖
协同提质、持续改进的“三级五类”本科人才培养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创新与实践(本科教育)二等奖
六重强基,知能并重:国家中文基地二十八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本科教育)二等奖
理论引领,模式革新,资源筑能:高校一流教师教育教学发展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生教育)二等奖
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西部地区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的“co-op”协同发展模式建构与实践二等奖
一个都不能少:“双系统、三层级小学学困生教学支持体系的实践探索二等奖
“s-u-i-p”协同模式支持下的“梧桐之声”校本化课程开发与实施二等奖
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思维型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二等奖
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航空心理学:理论、实践与应用》二等奖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6版)》二等奖
(数据截至2024年5月)(注:名单不全)

合作交流

陕西师范大学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截至2025年3月,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等4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高校以及教育、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大学合作建立“陕西师范大学乌兹别克斯坦研究中心海外工作站”“海外中文实习基地”。

陕西师范大学部分合作交流情况
国家/地区学校(机构)中文名称
大洋洲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
悉尼科技大学
新英格兰大学
格里菲斯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
新西兰怀卡托大学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
美洲美国天普大学
西肯塔基大学
莱特州立大学
犹他州立大学
密歇根大学
南阿拉巴马大学
亚利桑那大学
北科罗拉多大学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北岭分校
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
瓦尔帕莱索大学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圣伯纳迪诺分校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奇科分校
北卡罗莱纳大学彭布洛克分校
东卡罗莱纳大学
密苏里州立大学
班尼迪克大学
杰克逊州立大学
卡罗莱纳海岸大学
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
乔治·梅森大学
中田纳西州立大学
佐治亚大学
北亚历桑那大学
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
夏威夷杨百翰大学
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
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
匹兹堡大学
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
爱达荷大学
特洛伊大学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
卡尔顿大学
非洲赞比亚赞比亚大学
欧洲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
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
安特卫普大学
波兰卢布林大学
华沙社会心理学大学
德国爱尔福特大学
德国宇航中心
多特蒙德工业大学(原多特蒙德大学)
汉堡大学
俄罗斯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
下诺夫哥罗德国立师范大学(又称:米宁大学)
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
喀山联邦大学
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
秋明大学
科研高等经济大学
伊万诺夫化工大学
阿尔泰国立师范大学
莫斯科州国立大学
布里亚特国立大学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院
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普希金之家)
莫斯科城市心理师范大学
俄罗斯教育科学院
全俄教师大会
法国巴黎南戴尔大学
南锡高等商学院
巴黎第一大学
荷兰温德斯海姆应用科学大学
捷克帕尔杜比采大学
挪威东南挪威大学
乌克兰乌克兰国立大学
西班牙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
亚美尼亚亚美尼亚经济大学
意大利莫利泽大学
米兰理工大学
米兰圣心天主教大学
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
斯旺西大学
埃克斯特大学
坎特伯雷大学
切斯特大学
班戈大学
格林威治大学
利兹大学
威斯敏斯特学校
匈牙利塞格德大学
亚洲阿富汗喀布尔大学
韩国国立庆北大学
大邱韩医大学
韩国外国语大学
忠南国立大学
汉阳大学
昌原大学
全北大学
首尔市立大学
朝鲜大学
日本中央大学
长崎大学
创价大学
奈良大学
京都府立大学
广岛大学
大分大学
武藏野大学
爱知教育大学
冈山大学
姬路独协大学
立命馆大学
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
名古屋大学
摄南大学
泰国博仁大学
素林皇家大学
泰王国布拉帕大学
农业大学
孔敬大学
玛希隆大学
皇太后大学
越南胡志明市师范大学
越南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
菲律宾菲律宾大学
国父大学
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
博特拉大学
苏丹伊德里斯教育大学
沙巴大学
格鲁吉亚国际黑海大学
亚美尼亚亚美尼亚经济大学
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国立师范大学
哈萨克斯坦图兰大学
塔拉兹州立教育大学
哈萨克斯坦国立师范大学
乌兹别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大学
塔什干国立师范大学
撒马尔罕国立大学
中亚国际研究所
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
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
吉尔吉斯国家科学院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印度拉夫里专业大学
中国香港香港教育学院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公开大学
中国澳门澳门大学
澳门科技大学
中国台湾中原大学
彰化师范大学
台湾师范大学
云林科技大学
高雄师范大学
中兴大学
义守大学
辅仁大学
首府大学
中国文化大学
金门大学
长庚大学
台中教育大学
台东大学
佛光大学
(截至2024年5月)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