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5月,依托学校(院)建设国家级平台8个,农业农村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1331工程”创新平台等省部级平台(基地、资质)163个。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和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38个。类别 | 名称 |
---|---|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黄土高原东部旱作节水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退化土壤改良与新型肥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园艺植物脱毒与繁育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 国家功能杂粮技术创新中心 |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黄土高原特色作物优质高效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国家级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 | 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长治综合试验站 |
省部级科学观测实验站 | 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作物生态与旱作栽培生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331工程”作物生态与旱作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 |
省级实验室 | 山西省生态畜牧与环境兽医学实验室、山西省旱作农业机械关键技术与装备实验室 |
省级研究院 | 山西农业大学阳曲城郊农业产业研究院 |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西省绿色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动物药品与疾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作物化学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动物药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设施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猪遗传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肉羊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 山西省生猪种业工程研究中心 |
省级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 “1331工程”山西省兽药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1331工程”山西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
省厅级创新基地 | 山西省新型中兽药创新基地 |
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 | 兽医新型药物创新研究创新团队 |
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 | 小麦旱作栽培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猪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特色肉牛生产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环境安全与动物健康生产技术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 |
省科技创新培育团队 | 设施蔬菜高效固碳山西省科技创新培育团队、草种选育与退化草地生态恢复及利用山西省科技创新培育团队、谷子、糜子基因资源开发与分子育种山西省科技创新培育团队 |
注:参考资料来源(截至2024年5月) |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十三五”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21项、二等奖92项;取得国家审(鉴)定品种57个、省级审(认)定品种567个,国家标准4个、行业标准5个、地方标准593个,国家植物新品种权90项。主管主办《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7本出版物。
2022年,学校(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项,总量比2021年翻了一番,新增国家审定品种等各类科研成果254项,新增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
序号 | 获奖项目 | 类别 | 获奖等级 | 获奖时间 | 完成人 | 备注 |
---|---|---|---|---|---|---|
1 | 大寨’海绵田‘的研究 | 全国科学大会奖 | —— | 1978年 | 土化系 | 主持 |
2 | 大豆良种晋豆1号、2号 | 全国科学大会奖 | —— | 1978年 | 农学系 | 主持 |
3 | 山西省森林病虫天敌名录图册及山西省森林病虫普查结果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1985年 | 张志勇 | 参与 |
4 | 若干昆虫信息素结构、合成及应用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987年 | 李连昌 | 参与 |
5 | 包兰线沙坡头地段铁路治沙防护林体系的建立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特等奖 | 1988年 | 高守惠 | 参与 |
6 | 中国黑白花奶牛的培育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1988年 | 冀一伦 | 参与 |
7 | 榆次市城郊型经济开发 | 国家星火科技奖 | 三等奖 | 1991年 | 农大 | 参与 |
8 | 吕梁地区红枣系列技术综合开发 | 国家星火科技奖 | 三等奖 | 1991年 | 李连昌 | 参与 |
9 | 乳牛乳腺炎电子检测仪 | 国家发明奖 | 四等奖 | 1992年 | 郝庆铭 | 主持 |
10 | 中国小麦温光特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三等奖 | 1995年 | 苗果园 | 参与 |
11 | 亚洲棉(a)与比克氏棉(g)人工合成[ag]复合染色体组新棉种的研究 | 国家发明奖 | 三等奖 | 1995年 | 李炳林 | 主持 |
12 | 植物保活助长剂--根宝 | 国家发明奖 | 四等奖 | 1996年 | 常培英 | 主持 |
13 | 秸秆养畜示范推广项目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1998年 | 冀一伦 | 参与 |
14 | 黄土高原隰县残塬壑区高效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1999年 | 张沛生 | 参与 |
15 | 灌木林虫灾发生机制与生态调控技术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8年 | 张金桐 | 参与 |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5月)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5月,有纸质图书223万余册,电子图书413万余册。截至2019年,中外文电子图书325多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10万余种,学位论文471万多册,音视频资料时长达13万多小时,已逐步形成以农科为基,学科专业涵盖了理、工、经、管、文、法、艺等8个门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学术刊物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36年,是由山西农业大学主管、主办的农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报设有农业生物技术、资源环境保护、动物科学、果蔬科学、食品科学工程、农业机械化、林业科学研究等栏目;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来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山西农业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学报设有三农问题研究、政法理论、经贸论坛、管理科学、语言文学、农史研究、农技推广、高教研究等栏目;学报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来源期刊、《科学引文数据库》(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