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陕西科技大学办学条件

陕西科技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院系数量

截至2025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设有16个学院(部),70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医学、艺术学、教育学等8大学科门类。

专业数量

陕西科技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部)本科专业(类)
陕西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柔性电子学院)轻化工程、轻工类(包装工程、印刷工程)、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柔性电子学、生物质能源与材料
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纳米材料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陕西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碳中和科学与技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
陕西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与医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乳品工程、酿酒工程)、生物工程、药学、化工与制药类(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
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工程学院)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流工程、电气类(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
陕西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电气类(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能源互联网工程
陕西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电子信息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
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亚欧贸易与数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类(应用化学、化学)、材料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纳米材料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制药工程)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丝路文化与传播学院)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服装设计与工程、工业设计
陕西科技大学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应用物理学、电子信息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
陕西科技大学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数学类(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陕西科技大学文化与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英语
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阿尔斯特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设计
陕西科技大学体育部-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4月,学校官网专业数据不对应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3月,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专业学位类别11个,其中一级学科9个、专业学位类别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及专业学位领域9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专业学位类别38个,其中一级学科22个,专业学位类别16个。有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领域1个,a类学科1个,b类学科5个,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6个;5个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材料科学位列1·66‰,化学位列2·15‰,工程学位列2·70‰,农业科学位列3·85‰);软科世界一流学科10个。
学科建设
类别名称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设计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药学、工商管理学、艺术学、设计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金融、应用统计、教育、翻译、电子信息、机械、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农业、生物与医药、工商管理、设计、戏剧与影视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轻工技术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
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
陕西省优势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机械工程、工商管理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
陕西省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包装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制浆造纸、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学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esi全球排名前3‰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
esi全球排名前5‰学科农业科学位
截至2025年3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拥有“杰青”“优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省级各类人才百余人;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
国家级、省部级人才
类别姓名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马建中、许并社、张美云
国家级教学名师张美云
国家级重大人才称号获得者陆赵情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许并社、李国梁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国梁
国家级青年人才王海花、鲍艳、高党鸽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刘昭铁、王学川、黄剑锋、鲍艳、陆赵情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沈一丁、黄剑锋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沈一丁、刘昭铁、马建中、王学川 、张美云、许并社、黄剑锋、李剑、蒲永平、鲍艳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马建中、黄剑锋、杜高辉、蒲永平、李剑、鲍艳、薛朝华
陕西省“新世纪三五人才” 入选者沈一丁、张美云、强西怀
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郭守武
陕西省重点学科带头人马广奇、马建中、王芬、沈一丁、陈满儒、姚书志、曹巨江、蒲永平
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团队负责人马建中、张美云
陕西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黄剑锋、陆赵情、蒲永平、朱建锋、强涛涛、吕斌
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王学川
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入选者鲍艳、王海花、王卓、高党鸽、马立军、孔硌
陕西省教学名师郑恩让、李小瑞、陈满儒、马建中、张美云、弓太生、王学川、党新安、吕嘉枥、党宏社、贺小贤、黄剑锋、侯再恩、蒲永平、张功学、宋宏新、蔺小林、陈海峰、徐永建、杨海波、刘建科
陕西省优秀教师、师德楷模、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教书育人楷模王学川、徐永建、张光华、黄剑锋、郑恩让、陈满儒、白云霄、蒲永平、张功学、杨秀芳、张曼、马建中、张美云、马令坤、马养民、张淳
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鲍艳、黄剑锋、汤伟、蒲永平、张素风、高党鸽、朱建锋、薛朝华、陆赵情、殷立雄、杨海波、袁越锦、吕斌
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杨海波、高党鸽
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鲍艳、高党鸽、杨海波、王海花、任龙芳、贾玮、费贵强、陆赵情、欧阳海波、吕斌、王卓、赖小娟、徐秦峰、李国梁、王栋、徐群娜、宋顺喜、李嘉胤、刘俊莉、冯永强、陈庆彩、向颖、张晓斐
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宋顺喜、杨海波、原晓艳、曹云刚、曹丽慧、何珍红、孔硌、陈威、张召、丁利苹、刘汉斌、孔新刚、李嘉胤、贾玮、宁舒雅、南江、王伟伟
资料来源:截至2025年3月
教学团队
类别名称
国家级教学团队皮革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马建中)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皮革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马建中)、高性能纤维纸基功能材料教师团队(张美云)
院士创新团队吴清平院士创新团队、倪永浩院士创新团队、周廉院士创新团队、赵进才院士创新团队、蒋庄德院士创新团队、韩布兴院士创新团队、管晓宏院士创新团队、黄维院士创新团队、王双飞院士创新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党新安)、纤维与生物质资源教学团队(徐永建)、电工电子教学团队(党宏社)、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吴宝惠)、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教学团队(黄剑锋)、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团队(郑甲红)、微生物学教学团队(吕嘉枥)、数控技术教学团队(文怀兴)、基础力学教学团队(张功学)、有机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李小瑞)等
截至2025年3月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13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9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项;国家级新工科项目3项、新农科项目1项、新文科项目2项,省级新工科项目6项、新农科项目1项、新文科项目2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2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0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26个(其中本科生17个、研究生9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1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7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4个;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学院2个;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91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9个。

质量工程
类别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应用化学、工业设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物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环境工程、生物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材料化学、电子信息工程、制药工程、包装工程、工商管理、动画、环境设计
国家级特色专业轻化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包装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应用化学、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轻化工程
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材料物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本科)轻化工程、包装工程、印刷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硕士)轻工技术与工程、控制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轻化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教研室轻化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陕西科技大学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级精品课程包装技术基础、制革整饰材料化学、有机化学、皮鞋工艺学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皮鞋工艺学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包装技术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力学与生活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鞋靴造型设计、应用化学导论、理论力学、电路、版式设计与计算机排版、社会实践、北斗卫星导航定位虚拟仿真实验、陶瓷喷墨打印智能装饰技术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模具制造技术、工程制图、数控加工技术、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线性代数、现代控制理论、无机材料物理性能、食品添加剂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化学、服装设计与工程、印刷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纳米材料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机械电子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陕西省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包装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陕西省级名牌专业应用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包装工程、轻化工程、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食品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广播电视电影实验教学中心、设计与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实训基地实验教学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等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环境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
截至2025年3月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5项。国家级新工科项目3项、新农科项目1项、新文科项目2项,省级新工科项目6项、新农科项目1项、新文科项目2项;有省级优秀教材24部,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91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获奖项目获奖人员
教学为主型地方高等学校创新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张美云等
适应行业转型升级的轻工类专业“323”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马建中等
中小学生科学素质“四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郭晓鹏等
工程能力导向的地方高校‘133进阶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杨海波、李志健、王学川等
截至2025年3月
省级教学成果奖(部分列举)
获奖等级成果名称完成人
高等教育特等奖以科研为依托的轻化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之改革与实践马建中等
高等教育一等奖以重点创新团队为核心,构建多层次协同培养创新人才体系的探索与实践黄剑锋等
高等教育二等奖以自主设计开发为主导的自动化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郑恩让等
高等教育二等奖地方高校工科专业深化双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陈满儒等
高等教育二等奖行业划转院校发展战略的探索与实践郭霄鹏等
基础教育一等奖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郭晓鹏等
数据来源:截至2025年3月
国家级项目(部分列举)
类别名称
新工科专业改革类项目面向中国制造2025具有轻工特色的新型自动化专业改造探索与实践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煤炭开采转型升级与未来发展的采矿工程专业改造路径探索、面向新经济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教育改革视阈下高校思政课综合改革研究、“三促进建设、四结合推进、四层级培养”——艺术类大学生特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
截至2025年3月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西班牙、荷兰、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香港、台湾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1+2+1、3+1、2+2双学位联合培养以及学期访学项目。我校拥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陕西科技大学阿尔斯特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陕西科技大学——基辅国立工艺设计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项目。获批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创新型人才、国际组织后备人才、乡村振兴、西部项目等国际合作人才培养专项,科技部国际杰青计划项目等8个国家级平台/项目;陕西省“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陕西省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7个省级国际交流平台。致力于开展丰富多样的来华留学、访学、研修及国内师生出访项目,国家公派出国师生人数逐年显著增长。

陕西科技大学大学国(境)外合作院校一览表
国家/地区院校名称合作内容
美国特洛伊大学1+2+1、2+2本科双学位、1+1+1硕士双学位
北卡罗来纳大学彭布洛克分校
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
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
塞勒姆州立大学
加州州立大学弗雷斯诺分校
卡罗来纳海岸大学
北德克萨斯大学
恩波利亚州立大学
加州州立大学萨克拉门托分校
北阿拉巴马大学
宾夕法尼亚州米勒斯维尔大学
西伊利诺伊大学
鲍尔州立大学1+2+1、2+2本科双学位
乔治·梅森大学
北亚利桑那大学
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卡尼尔)
东华盛顿大学
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
宾夕法尼亚州曼斯菲尔德大学
夏威夷希罗州立大学
中佛罗里达大学
伯米吉州立大学
纽约市立大学约克学院
威斯康星州-普拉特维尔大学
加州州立大学贝克斯菲尔德分校
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1+1+1硕士双学位
田纳西理工大学2+2本科双学位
布里奇波特大学3+2本硕连读、寒暑期访学项目
劳伦斯理工大学2+2、3+1本科生双学位
纽约州立大学森林学院2+2本科双学位
普渡大学西北校区2+2本科双学位
波兰华沙大学1+3、2+2本科双学位
华沙工业大学
华沙人文社科大学
波兹南设计学院
波兹南经济大学
华沙科依敏斯基大学
西里西亚工业大学
托伦哥白尼大学
格但斯克工业大学
罗兹工业大学
北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本科双学位项目
日本高知大学学期、学年联合培养
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学期联合培养
北方大学学期联合培养
博特拉大学学期联合培养
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师生交流项目
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师生交流项目
中国台湾明道大学学期联合培养
文化大学学期联合培养
东海大学学期联合培养
义守大学学期联合培养
芬兰奥卢大学硕士直升
意大利萨伦托大学师生交流项目
同济大学中意学院(佛罗伦萨校区)学年联合培养
法国雷恩商学院本科、硕士双学位
巴黎高等艺术学院师生交流项目
ipag高等商学院师生交流项目
英国阿尔斯特大学师生交流项目
北安普顿大学师生交流项目
布鲁内尔大学师生交流项目
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师生交流项目
林肯大学师生交流项目
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师生交流项目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师生交流项目
南澳大学师生交流项目
斯威本科技大学师生交流项目
数据来源: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