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5年7月,学校设有16个教学院部,开设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能源动力与材料等12个专业大类的67个专业,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应用工程、应用化工技术、建筑工程六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考点、全国制图员考试考点等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认证机构。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7月,学校现有教授98人(二级教授8人、三级教授12人)、副高职称以上49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938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服务先进制造专业领军教学团队1个;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1人、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培养对象1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共11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人、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服务先进制造专业领军教学名师1人、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青年教学名师1人;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10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20项;国家教指委教学成果或科学研究 成果共计39项;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业务能力大赛累计获奖164项。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7月,专业布局与陕西省34条重点产业链高度对接。建有教育部精品专业1个、教育部高职高专教改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教改试点专业2个、国家示范专业5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2个、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3个、全国机械行业创新建设专业1个、央财支持建设提升产业服务能力项目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2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1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立项建设省级一流专业7个、一流培育专业13个;获批国家级专业群2个,省级专业群8个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
2019年12月 | 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一类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a档) |
2021年 | 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名单 |
类别 | 名称 |
---|---|
教育部精品专业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国家示范专业 | 机械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物流管理 |
精品课程 | 国家级 :2009年,《机械零件车削加工》2010年,《铜合金铸件铸造技术》 |
省级:2005年,《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2006年,《国际贸易》2007年,《多媒体技术与制作》、《美育与音乐鉴赏》2008年,《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机械设计基础》、《数控机床及应用》、《纺织工艺与设备》2009年,《电子电路安装与调试》、《灰铸铁铸件生产技术》2010年,《仓储业务操作》、《机加工艺方案设计与实施》、《局域网管理与维护》2011年,《塑料模具设计与制作》、《物流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焊接方法与设备使用》 |
教学成果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7月,学校在赞比亚建立中赞职业技术学校,印尼设立秦岭工坊,埃塞俄比亚设立中文工坊,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标准进入赞比亚国民教育体系;牵头成立中德高职教育联盟(陕西-柏林)、中国-新西兰职业教育示范项目教师培训基地,与德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102所院校、企业、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16个专业标准及182门课程标准被尼日利亚高校引进。过去10年来,累计派出687名师生赴国外交流学习,招收157名学历留学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训678名职教师资,获得32个各类国际技能大赛奖项。累计聘请外籍教师53人次,聘请海外客座教授21人。马拉维共和国总统穆萨里卡、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来校访问。连续三次荣获世界职业院校与技术大学联盟卓越奖金奖、银奖,27个国际合作案例被国内外机构或媒体采用。先后获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教联系中心、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理事单位、中国东盟职教联合会印尼新加坡国别工作组,教育部首批协同企业“走出去”试点院校。
2023年4月26日,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参与发起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职业教育就业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浙江省金华市召开。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