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1.校徽中心的“应用”二字阐明学校的办学思路,既表示远承先秦诸子“备物致用”的为学为人之道(《易·系辞上》:“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近效“经世应务”“明体达用”的中华文化精华,又体现学校以“应用技术”为本的办学传统和在长期办学历史中形成的“砥砺知行,厚德精技”的大学精神。
2.“应用”二字紧接内圆,寓意顶天立地。强调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既要“顶天”做好“形而上”,努力培养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力争走到国际最前沿,又要“立地”夯实“形而下”,立足行业企业需求,履行好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
3.“应”字中间三笔,演绎为英文“sit”,是学校英文名简称。“用”字三纵三横,整体构成“用”字,代表学校源于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积淀,凸显三校合并组建后交融并进、追梦圆梦的精神内核。
4.校徽轮廓由两个同心圆构成,表示圆融、通达和全校师生同心同德之意。外圆上方手写体“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是学校的中文校名,由徐匡迪先生亲笔题写,下方英文部分,是学校英文名的全称。整个校徽logo以绿色为背景,采用原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校徽logo深绿、黑色配色基因,凸显学校工科院校特色,表示学校传承创新、继往开来,欣欣向荣,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精神文化
校训
明德、明学、明事
“明”在此作动词,其义为“清楚,懂得,知晓,明白”等,引申为“学会”(通过学习而掌握)。
“明德”,即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有德之人。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注重品德修养,诚实守信,是现代社会的通行证,品德高尚是首先要达到的目标。
“明学”,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怎样治学。“明学”更加强调对学问的追求,强调使学生掌握做学问的方法,强调学以致用。
“明事”,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怎样做事。中国传统文化把“会做事”作为对人的一种积极评价,“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符合该校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的定位。
校歌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歌为《为着上应的荣光》。
社团文化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旨在将校训“明德、明学、明事”付诸实际,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多元纷繁的学术讲座、异彩纷呈的文化节庆、蓬勃多姿的校园赛事、百花齐放的学生社团,令应技校园洋溢着浓郁人文气息,彰显青春的活力。
新生节、主持人大赛、外语节、校园辩论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等贯穿学年始终,形成了高潮迭起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有大学生艺术团,下设合唱团、舞蹈团、乐团、话剧团,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专业的学习机会同时也为艺术交流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校园文艺团体的规模也日益壮大,比如校五星级社团“东八区艺术工作室”,在韩国领事馆文化院主办了《流floatingaway》新锐艺术展,从最初在学校内举办到走向社会,逐渐使学生的作品得到了更广泛的展示和更专业的认可。crazy话剧社、拙金社、紫兰文学社等也都有着各具自身特色的活动,为校园文化添姿增色。
体育竞技也是校园文化活动中的重要组成,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体教组主办的校园篮球赛、足球赛等校园体育赛事,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为大学生活增添了勃勃生机,并促进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
社团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如为庆祝学校成立58周年并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校团委、社团联合会携手众社团倾力打造了2012“最炫社团风 龙辰迎校庆” —第三届“社团嘉年华”活动。机器人爱好者协会的真人版体感水果忍者和机器人互动follow,绿色未来同盟的创意比拼电池,溢彩摄影社的立拍得照片实时分享与红娘活动,影视创意社的趣味视频后期演示,文博书画社的挥毫泼墨,网球社的飞镖大冒险,服饰文化社与 enjoy magic协会的衣饰魔术变装秀,dzone舞蹈社的韵律popping。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