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21个二级学院(部),开设56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理、经、管、文、法、农、艺等学科门类。
学院(部) | 专业名称 | 所属学位类别 |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 | 工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工学 | |
材料物理 | 理学 |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 | 工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美合作) | 工学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
智能制造工程 | 工学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工学 |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 | 工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美合作) | 工学 | |
电子信息工程 | 理学 |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工学 | |
机器人工程 | 工学 |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软件工程(卓越)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学 | |
人工智能 | 工学 |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工学 |
建筑学 | 工学 | |
土木工程 | 工学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工学 | |
安全工程 | 工学 | |
工程管理 | 管理学 |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卓越) | 工学 |
应用化学(中新合作) | 理学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
环境工程 | 工学 | |
应用化学 | 理学 | |
制药工程 | 工学 |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 | 工学 | |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 | 工学 | |
生物工程 | 工学 |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学 |
环境设计 | 艺术学 | |
产品设计 | 艺术学 | |
绘画 | 艺术学 |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市场营销(中加合作) | 管理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学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
市场营销 | 管理学 | |
会计学 | 管理学 |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管理学 |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管理学 |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文学 |
德语 | 文学 |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 园林 | 农学 |
园艺 | 农学 | |
生态学 | 理学 | |
风景园林 | 工学 |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 通信工程(轨道通号技术) | 工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供电牵引) | 工学 | |
交通工程(铁路运输管理) | 工学 | |
车辆工程 | 工学 | |
铁道工程 | 工学 |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学院 | 社会工作 | 法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管理学 | |
文化产业管理 | 管理学 |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工程创新学院(工程训练中心) | - | -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体育教育部 | - | -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高等职业学院 | - | -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中心) | - | - |
参考来源:(截至2023年5月,56个本科专业,4个中外合作专业)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和工程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1个。类别 | 名称 |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 | 轻工技术与工程、数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生态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智能科学与技术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个) | 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艺术、电子信息、风景园林、社会工作、机械、土木水利、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翻译、农业、公共管理 |
上海市冲击国家“双一流”重点培育学科(1个)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上海市重点学科(2个) | 应用化学、材料加工工程 |
上海高校ⅱ类高原学科(1个) | 化学工程与技术(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 |
上海市ⅲ类高峰学科(1个) | 化学工程与技术(芳香科学与技术) |
上海高校ⅳ类高峰学科(2)个 | 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 |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4个) | 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工程科学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6个)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轻化工程、化学工程和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 |
(截至2024年10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600余人,博士生导师30余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数达70%。拥有国家级、省部级各类高层次人才170余人次。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等荣誉称号。类别 | 名单 |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王国栋 |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 邹军 |
全国优秀教师 | 周小理 |
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 吴斐 |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 | 张向前 |
宝钢优秀教师奖 | 房永征、谈理 |
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 | 房永征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6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其中1个专业通过国际专业认证。拥有国家级和上海市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等40余门;拥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有国家级和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1个。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 |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市场营销、土木工程、制药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材料物理 |
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风景园林、安全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复合材料与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妆品技术与工程、园艺、工程管理、会计学、劳动与社会保障 |
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6个)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复合材料与工程、安全工程、制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
专业国际认证(1个) | 科学与工程专业 |
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风景园林、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节能材料)、制药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截至2024年5月) |
类别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所在学院 |
---|---|---|---|
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 | 食品工艺学 | 周小理 |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 |
上海市级精品课程(27门) |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 叶真 | 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
金属热处理原理 | 吴桢干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机械制造基础 | 胡大超 | 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 |
市场营销学(专科) | 魏栓成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
文字设计(专科) | 吴飞飞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
物理化学 | 徐瑞云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
食用香精工艺学 | 肖作兵 |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 | |
塑性成形理论 | 徐春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创业学 | 魏栓成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
操作系统 | 武伟 |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
会展风险管理 | 杨顺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张自慧 | 马克思主义教育部 | |
自控与热能仪表 | 程道来 |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 |
食品营养学 | 张赟彬 |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 | |
机械制造工艺学 | 胡大超 | 机械学院 | |
合成香料工艺学 | 易封萍 | 香料学院 | |
粉体工程学 | 江国健 | 材料学院 | |
植物学 | 黄清俊 | 生态学院 | |
粉体工程学 | 江国健 | 材料学院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李国娟 | 马教部 | |
花卉学 | 韩建秋 | 生态学院 | |
运筹学 | 李竹宁 | 经管学院 | |
女性学 | 高雅珍 | 马院 | |
化妆品工艺学 | 张婉萍 | 香料学院 | |
食品机械与设备 | 冯涛 | 香料学院 | |
铁路信号基础 | 华容、沙泉 | 轨交学院 | |
园林植物栽培学 | 韩建秋 | 生态学院 | |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2月) |
教学成果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与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以及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1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分互认高校数达50余所。共派出2000余人次学生赴海外院校学习交流。学校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设老挝铁道工程人才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高素质铁道工程技术人才,获批外交部亚洲合作资金项目,获批上海市“一带一路”中老铁路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成立“一带一路”澜湄铁路互联互通中心,持续推进高水平国际协同育人和协同科创工作。
截至2024年12月,闵行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共赢”的原则,持续推动“产教城”深度融合发展,合力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共同促进社会经济和教育科研全面可持续发展。截至2024年12月,联合国和平大学欧洲和平与发展中心(ecpd)国际关系学副教授、高级研究员linjiechou zanadu一行4人来访学校,双方签署校际合作备忘录,表示将积极促成学生寒暑期交流项目,本硕、硕博联合培养等具体合作项目的签订和落实。
2025年1月10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与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深化校区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联合引育培养高端人才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并于与新誉庞巴迪信号系统有限公司、江苏久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昇澜半导体(常州)有限公司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2025年3月,与英威达尼龙化工(中国)有限公司签订产教融合合作协议。
2025年4月17日,与盐城大丰区科技局签署框架协议,合作双方将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5月8日,智能技术学部与保隆科技举行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交流座谈会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保隆科技集团副总裁尹术飞、人力资源中心总经理李发彬、ame业务单元总经理李前进,上海市交通电子协会创新服务部部长王瑛,智能技术学部副主任、轨道交通学院院长邹劲柏、电子信息系主任黄秀玲等校企代表出席活动。5月22日至23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与金华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