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音乐艺术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上海音乐学院校园环境

上海音乐学院

校园环境

汾阳路20号

汾阳路20号专家楼建于1905-1911年,是一幢风格组合自由多样的花园住宅,反映了当时上海建筑海纳百川的特征。1958年时该楼主要作学院办公等用,如今此楼是音乐学院专家楼。此楼为假三层,孟莎式双折陡峭坡屋面,带双坡老虎窗。主立面二层带敞廊,木质构架支撑。底层、二层均有外廊环绕。底层为水泥粗拉毛墙面处理,墙基厚实,半圆拱券门洞和窗洞,具有德国风格派特征。二层为混凝土方形双柱外廊,镂空花格,轻巧剔透,局部带有北欧风格。建筑面向大片草坪,室内屋顶有裸露木构架,壁炉为面砖和深色木装饰,典雅庄重。

汾阳路45号

汾阳路45号,建于1932年,建筑为西班牙式花园住宅,假三层砖混结构,平面呈对称布局,立面略显不对称,正立面竖三段划分,中间底层为三个连续拱券敞廊,以四根圆柱支撑。建筑的设计细节丰富,屋顶的红色筒瓦、山墙的帕拉第奥式窗、阳台的绞绳式铸铁栅栏、门窗纤细精巧的水泥砂浆雕饰、窗间的螺旋形柱、底层开敞式露台……种种细节充分展现了西班牙式建筑的特点。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所在建筑位于汾阳路79号,建于1905年,为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的典范。整幢建筑外形呈城堡式,具有浓郁的巴洛克风格,共三层,地面上二层半,下筑半层地下室,楼前有一片大草坪。建筑外侧弧形回廊扶梯处和室内旋转楼梯,是整幢建筑最具特色的位置。如今来到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既能欣赏到物质文化遗产展陈,又可以近距离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

又称(上海沪剧院)汾阳路150号的建筑外观乍看之下形如一架白色钢琴,与汾阳路的艺术气质十分契合。该建筑建造于1919年,为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呈经典横三段纵三段构图,庄重气派且不失典雅,窗楣、线脚、立柱等建筑细节都非常耐人寻味。如今,这座建筑与上海沪剧院结缘,成为传习、展示交流的“小剧场”。

图书馆

该校图书馆是一所以典藏音乐类图书、乐谱、唱片、期刊为主的专业音乐图书馆,馆舍面积约1670平方米,拥有音乐文献阅览室、乐谱流通部、音像视听部、中文书库等服务窗口,电子阅览室提供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中国知网、汇雅、超星、ebsco、库克、读秀、jstor、国际音乐期刊索引(iimp)数据库、国际博硕论文库(pqdta)、tws台湾学术期刊在线数据库、oxford scholarship、cambridge core等资源,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充分保障。截至2021年底,图书累计近23·46万册,生均图书61·75册/套,电子图书近23842册,电子期刊近22162册。2021年新增纸版图书3049册,纸版图书流通量9759本次,电子资源的使用显著增加,电子资源访问量达1062297次,电子资源下载量达517454次。

淮海中路1131号

淮海中路1131号是德国巴伐利亚风格的花园住宅,被誉为“音乐城堡”,由德国建筑事务所倍高洋行设计。建筑的希腊式凸窗、罗马式柱头等都极具特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主要作为图书馆使用,上音老院长贺绿汀曾在此办公,留下许多宝贵的回忆。

其他景色

图册参考资料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