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9月,上海外国语大学有23个教学院系(部),有56个本科专业,涵盖12个本科专业类,包括35个语言类专业和 21个非语言类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卓越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 | 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系 |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 |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 | 上海外国语大学海外合作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 | 上海外国语大学体育教学部 | - |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9月参考资料: |
专业类 | 专业名称 |
---|---|
金融学类 | 金融学 |
精算学 | |
经济与贸易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法学类 | 法学 |
政治学类 | 国际政治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
外交学 | |
教育学类 | 教育技术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汉语言 |
汉语国际教育 |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英语 |
俄语 | |
德语 | |
法语 | |
西班牙语 | |
阿拉伯语 | |
日语 | |
波斯语 | |
朝鲜语 | |
印度尼西亚语 | |
印地语 | |
柬埔寨语 | |
泰语 | |
希伯来语 | |
越南语 | |
罗马尼亚语 | |
葡萄牙语 | |
瑞典语 | |
土耳其语 | |
希腊语 | |
意大利语 | |
荷兰语 | |
乌克兰语 | |
翻译 | |
商务英语 | |
匈牙利语 | |
斯瓦希里语 | |
波兰语 | |
捷克语 | |
哈萨克语 | |
乌兹别克语 | |
塞尔维亚语 | |
语言学 | |
新闻传播学类 | 新闻学 |
广播电视学 | |
广告学 | |
网络与新媒体 | |
国际新闻与传播 | |
计算机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
工商管理类 | 工商管理 |
会计学 | |
财务管理 | |
市场营销 | |
公共管理类 | 公共关系学 |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9月参考资料: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2 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 22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类别 | 名称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应用经济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工商管理硕士、翻译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金融硕士、法律硕士、国际商务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公共管理硕士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工商管理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工商管理 |
国家级重点学科 | 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培育) |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9月,且只展示部分学科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方重、姜椿芳、凌达扬、陆佩弦、漆竹生、钱维藩、夏仲毅、徐仲年、颜棣生、杨寿林、王燕生等学者曾执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
类别 | 名单 |
名家学者 | 方重、姜椿芳、凌达扬、陆佩弦、漆竹生、夏仲毅、徐仲年等 |
知名教授 | 安玉莲、邓惟佳、郭子建、李晶洁、罗华、束定芳、王岚、许宏、张爱玲、章艳等 |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10月,且只展示部分师资情况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9月,上海外国语大学有1个国家级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4个上海市(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授课语种数量已达54种。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上海市优秀教学团队3个,全国课程思政示范团队3个,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团队7个。
类别 | 名称 |
国家级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 西欧语种群 |
中国“双一流”建设学科 | 外国语言文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国际教育、英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
上海市(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金融学、教育技术学、广播电视学、公共关系学 |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 | 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应用经济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 |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9月,且只展示部分专业 |
●教学成果
成果名称 | 获奖等级 |
课程育人、田野育人、智库育人-新时代区域国别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国家级二等奖 |
强基-融新-崇德:智能科学实验室群赋能文科人才培养的数智化改革与实践 | 国家级二等奖 |
新理念、新模式、新机制——新时代外语专业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探索 | 国家级二等奖 |
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新时代西部高质量高等教育办学实践 | 国家级二等奖 |
“新工科+新商科”引领数智型管理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国家级二等奖 |
新文科背景下德语+经济学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 上海市级特等奖 |
“强基-融新-崇德”数智型管理人才培养的转型与实践 | 上海市级特等奖 |
新文科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四驱协同”培养路径的实践 | 上海市级一等奖 |
新文科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四驱协同”培养路径的实践 | 上海市级一等奖 |
外语专业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上海市级一等奖 |
一体多维“一带一路”融合型人才的培养平台建设与育人实践 | 上海市级一等奖 |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且只展示部分教学成果 |
合作交流
教学交流
截至2024年9月,上海外国语大学将国际化办学视为核心发展战略,已先后与62个国家和地区的440多所大学、文教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是全球首批与联合国总部及各分支机构、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的高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各重点学科、非通用语种专业、复合型专业均在对象国家和地区设有学生交流项目,互换学生、互认学分,使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机会到国外高校游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起,上外就开始招收海外留学生,每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4000名留学生来上外进行短期或长期学习,截至2024年5月,上外已累计接收来自近90个国家和地区的三万余名留学生。上外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到海内外知名高校进行短期和长期学术访问,吸收世界高等教育的成果与经验。
上海外国语大学自2007年开始孔子学院的建设工作,截至2022年11月,上海外国语大学已与欧、美、亚、非、拉地区9个国家的高校和机构合作,承办了9所海外孔子学院。
学术交流
2024年4月1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英美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讲座在上外松江校区行政楼举办,讲座题目为“现代早期绝对君主制度如何影响文艺复兴戏剧”,主讲人是上海科技大学邹羽教授。由上外英语学院主办的讲座在上外松江校区五教楼举办,讲座题目为“在移民社区做田野调查:以美国亚裔社会为例”,主讲人是社会学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周敏。
2024年4月3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史馆、档案馆、博物馆主办的讲座在腾讯会议开展,讲座题目为“二语情绪研究现状、挑战与展望”,主讲人是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成陈。
2024年4月11日至4月14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云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全国英语类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在云南昆明德尔塔酒店举行,会议主题为“构建ai时代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2025年6月28日,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国际领导力学术论坛。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相关话题展开交流。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