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布局
综述
顺德区博物馆新馆占地面积32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7000平方米,陈列展示区域面积约9084平方米,由主楼及副楼组成,包括地上三层,局部四层及地下一层,局部最高约26米。建筑主楼为参观区,由基本陈列展厅、专题展厅、临时展厅组成。基本陈列展厅总面积约4751平方米,设有“顺德人顺德事”展厅和顺德祠堂历史陈列展厅两个常设展厅。专题展厅总面积约2913平方米,设有“海外乡情展厅”、“明清家具展厅”、“馆藏文物展厅”、“李小龙展厅”、“馆藏书画展厅”、“粤剧曲艺展厅”六个专题展厅。临时展厅面积1420平方米,用于承办各类临时展览。除了陈列展示区,主楼内还设有各类服务及功能区,包括学术研究室、多功能会议室、图书室、美食中心、休息活动区、婴儿护理室、商店等。建筑的副楼为办公区,除了各个部门办公室外,还设有书画创作室、文物修复室、摄影室、文物鉴赏室、装裱室等专业用房。展厅
基本展览
“顺德人顺德事”展:围绕“顺德人顺德事”,全面讲述顺德历史风貌,以商周时代开始,一直叙述到1949年10月28日顺德解放。展览共分为六大部分:“岁月悠悠”、“土沃人勤”、“岭南壮县”、“毓秀钟灵”、“厚俗淳风”、“水乡烽火”,提炼顺德在考古发现、耕作拓垦、工商经营、贤人精英、民间民俗、抗战解放等方面的辉煌成就。通过长达6米多的鳄鱼骨、东汉顶灯陶俑等珍贵文物,兼以图片、雕塑、复原场景、多媒体等新式展陈手段,立体展现千百年来,踔厉风发的顺德人,开辟沃土平畴、岭南壮县的精彩故事。
祠堂历史陈列展:顺德祠堂荟集了古代殿堂营造法式、传统的工艺,以及地方特色鲜明的“三雕二塑”(砖雕、木雕、石雕、陶塑、灰塑)构件,有能代表顺德宗祠建筑的罗氏大宗祠缩影,同时还有顺德顺德宗祠文化,社会民俗,如人龙舞等。
专题展览
馆藏书画:该展厅展出了明清以来的馆藏书画精品,呈现顺德书画艺术的精华和魅力,也举办了《墨彩生辉——吴佰如中国画作品展》、《情系桑梓舐犊情深——梁洁华人物画展》等多个书画展。
明清家具:该展厅以清代顺德大户人家房舍庭院为背景,构建大厅、主人房、书房、小姐房、会客厅五个展览场景,配置超过一百件精美的明清家具,展现岭南地区的生活文化和风俗特征,呈现出昔日顺德人家沉雅华美的艺术空间。
粤剧曲艺:该展厅对顺德粤剧文化梳理挖掘的成果进行集中的展示,设有顺德粤剧发展的历史脉络、观赏到粤剧戏服、头饰、乐器等相关物件。
海外乡情:该展厅展示海外友人的联谊图片与资料。
李小龙展:该展厅展出李小龙的多幅照片及其相关用品,以其家族史、生平、武术和演艺等为线索,详细叙述他与顺德的渊源及其一生。同时还会在展厅内放映李小龙的系列视频,以现代化手段立体呈现出这位武术名家、影坛巨星的成就和影响。
临时展览
《党的光辉照广东》: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之际,引进了由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文化厅、档案馆等部门精心策划的这个大型展览,在钟楼公园展出。
《南番顺馆藏书画精品展》:由南海博物馆、番禺博物馆、顺德博物馆联合举办,共展出南海、番禺、顺德三地博物馆馆藏的历代书画艺术精品150件。从2004年元月起分别在南海、番禺、顺德、珠海四地展出,并出版《南番顺馆藏书画精品集》。
《顺德龙舟文化展》:2006年举办,通过40多个版面及大量实物反映顺德龙舟文化。顺德龙舟历史悠久,名扬中外。展览选择春节期间来举办,为群众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贏得了市民的高度评价。内容立足于顺德但涉及全国,时间跨度从龙舟的起源到2006年顺德龙舟队代表中国在德国扬威,取得七金一银的好成绩及喜捧“全国龙舟之乡”牌匾,内容丰富,版面与实物结合得当。展示了从清代到民国顺德龙舟比赛获奖的珍贵牌匾到改革开放以来顺德龙舟队获得的各类奖杯等器物。
《浔阳遗珍传世瑰宝——九江市博物馆馆藏陶瓷精品展》:2007年底举办,汇聚了九江市博物馆珍藏的商代至民国时期的陶瓷150余件/套,绝大部分为一、二、三级文物。其中商原始瓷蝶形纽云雷纹罐、晋“东林寺乞米”铭陶罐、唐越窑青瓷唾壶、南宋吉州窑酱褐釉如意枕、元元祐六年(1319年)青花牡丹纹塔盖瓶、元至正青花菊花纹双耳连座香炉等弥足珍贵。展品年代跨度大、数量多、品类丰富、质量高、工艺精,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走进神秘大自然——科学知识普及立体图片展》:由广东省博物馆和顺德区科技局、顺德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于2009年联合主办,顺德区科协、顺德区博物馆联合承办。顺德区博物馆是广东省科普流动展览的第一站。此次展览突破传统的平面图片展方式,按照人眼观察景物时的立体视差作图片分色,让观众戴上眼镜就能欣赏到立体景象,达到身临其境,触手似可摸的现场感。展览内容有三:恐龙世界、海洋生物世界和星座科普知识。三方面内容浑然一体,在以别样方式展示科普知识的同时,唤起人们对历史、文化、自然、科学和环保等话题的深深思考。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