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3月,学校建有全国首家河(湖)长学院,是服务全国治水工作的重要基地。建有全国首个数字孪生流域技术与装备方面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数字孪生流域技术与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浙江省农村水利水电资源配置与调控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等10个省级科研平台。类别 | 名称 |
---|---|
全省重点实验室(2个) | 全省泵和透平重点实验室、全省河湖水网健康重塑重点实验室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 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电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土木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1个) | 机械工业水力发电水泵水轮机技术重点实验室 |
水利部农村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 | 于2014年11月经水利部批准组建,依托单位为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建设主体为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参与共建 |
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 | 浙江省农村水利水电资源配置与调控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生态流域重点实验室 |
省新型高校智库 | 浙江水文化研究院 |
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 | 浙江省河湖水网生态复苏协同创新中心 |
中央援外项目 | 中国—吉尔吉斯斯坦鲁班工坊 |
浙江省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 | |
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1个) | 正泰数智低碳现代产业学院 |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 | 先进水利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小流域山洪与次生灾害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
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2个) | 浙江—白俄罗斯水利水电安全监测智能化装备与系统联合实验室、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省财政重点资助实验室(43个,部分名单) | 水利工程基础实验室、电力工程实验室、给排水实验室、3s技术实验室、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供应电技术实验室、风力发电实验室 |
校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 | 浙江水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五水共治协同创新中心、水环境立体传感网络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节水灌溉产品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水资源安全与高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
校级研究所(10个) | 水工结构与水资源配置研究所、土木工程施工研究所、市政工程研究所、机械工程研究所、农村水电及新能源应用技术研究所、管理科学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应用翻译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健康促进研究所 |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3月,学校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近30项,获知识产权授权1500余项,承担横向服务项目1200余项,科研与科技服务总经费超3亿元。社会服务
2014年5月,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入选浙江省五水共治技术支撑单位,和杭州原水股份集团共同签订开发合作协议,承担千岛湖配水工程;承担相关横向课题133项,依托学校产学研企业承担工程项目35项,项目合同额达1·5亿元。
2016年8月,由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牵头,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等单位共同承担建设“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首期建设)”通过验收,该平台面向全省企事业单位提供了400余项咨询服务,帮助企事业单位解决了60多项重大科技问题,培训9700多人次,推广技术30余项;先后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大禹水利科学技术特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7项,获得专利54项。
2018年1月,由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作为牵头单位,联合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和浙江省水利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协作承担的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浙江滩涂资源利用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由水利部国科司主持的专家验收。项目经费763·6万元,其中专项经费564万元,自筹199·6万元。
项目成果在台州椒江河口南部生态促淤工程、温州瓯飞一期围垦工程、苍南县江南海涂围垦工程、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等项目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一带一路建设
在联合国国际小水电中心的帮助和合作下,由学校研究提炼出的水能资源开发“浙江模式”等研究成果将积极应用到“一带一路”国家的水能开发建设中。
2013~2016年,学校参与有关国家水电人才培训项目,合作培训4批,共54人,这些人才分别来自于20多个亚洲、非洲的国家。
2016年7月在南南合作会议召开期间,时任叶舟校长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中国水电技术输出进行了交流。
送培训下基层
学校围绕“五水共治”“剿灭劣ⅴ类水”工作需要,以地方需求为导向,多批分点在地方增设全省水利专业技术人员暨水利干部知识更新培训班、全省水利施工监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班、全省水利建设工程项目法人负责人培训班、省防汛抢险和物资储备管理技术培训班等7类培训班。过去五年,学校开展水利从业人员岗位和技术培训超过2·6万人次,平均每年完成约11000人次的培训量;与嘉兴、湖州、台州、宁波、温州、金华等地区的水利企事业单位合作就河道修缮、清淤等“剿灭劣ⅴ类水”新技术、新设备开展培训;在原有6个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基础上,新增河道修防工等4个与治污水相关的工种技能鉴定。
“两项计划”工作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拥有杭州钱塘、湖州南浔两个馆区。其中,钱塘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藏书58·7万册,设6个书库、7个阅览室、2300余个阅览座位,另有教师研修室与学生工作室若干。南浔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采用书库阅览室一体模式,藏书52·9万册,阅览座位2893席,研讨间25个,视听室1个,图书馆馆藏纸本图书总量111·3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81·8万册,中外文数据库40个,电子资源和纸质图书已实现两校区共享。
学术期刊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是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主办的以水利水电为特色的工业技术类学术刊物,为双月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 info)数字化期刊群》入编期刊,《中国期刊网》入编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入编期刊。学报的读者面向全国水利、电力、建筑、交通、铁路、机械等系统的勘测、设计、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基层有关工程管理、经营单位以及全国各省市公共图书馆和情报信息机构,并以科技扶贫刊赠送到全国120多个缺水缺电县市。
《水文化研究》栏目:本栏目主要刊登水利史研究,水利志及水利史料的考证、论述,以及水文化方面的论文、研究报告和综述。
《水利工程》栏目:本栏目主要刊登水电,防洪,排灌,供水,围垦,水文水资源、河口、港湾、海岸泥沙动力学和水文学,河口与海岸整治、围涂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的论文、研究报告、综述和工程实录。港航,环保,水土保持等领域,涵盖大水利的各个方面。
《应用技术教育》
2015年1月,获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研究批复同意创办。
《应用技术教育》以研究应用技术教育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己任,大力推进应用技术教育理论研究,聚焦党和国家有关高等教育和应用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动态,追踪理论界关于应用技术及关注热点,介绍推广国内外最新的实践成果和优秀经验,努力为应用技术本科院校建设服务。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