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76个本科专业。学校有25个二级学院,学科专业涵盖农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
学院 | 专业名称 |
---|---|
河南科技学院农学院 | 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 |
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 |
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科技 |
河南科技学院机电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机电技术教育、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 |
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烹饪与营养教育、旅游管理 |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 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动植物检疫、动物药学 |
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 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园艺、园林 |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 植物保护、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动植物检疫专业(植物检疫方向) |
河南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工程、信息工程、教育技术学 |
河南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慧农业方向) |
河南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 材料化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
河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 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艺美术、产品设计、动画、书法学 |
河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 音乐学、舞蹈学 |
河南科技学院服装学院 | 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 |
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 | 法学、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师范) |
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教育学、学前教育 |
河南科技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 |
河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 英语(师范)、商务英语 |
河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河南科技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人工智能 |
河南科技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 教育学(师范)(中外合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动物医学(中外合作) |
河南科技学院苏梅国际学院 | 动物医学(中外合作)、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农学(中外合作) |
河南科技学院软件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学院共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计算机学院共建) |
河南科技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专科专业) | 无人机应用技术、跨境电子商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大数据与审计、市场营销、商务英语、旅游管理、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食品生物技术、园林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畜牧兽医、风景园林设计、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河南科技学院崇德书院 | - |
截至2024年7月,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省重点一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个。作物学学科、园艺学学科群是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高端智能起重装备学科群是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类别 | 名称 |
---|---|
省级重点学科 | 系统科学、生物工程、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兽医、食品与营养、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畜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数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兽医学、高等教育学、植物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化学、生物学、系统科学、机械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国际商务、教育、体育、国际中文教育、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风景园林、农业、兽医、设计 |
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 | 作物学、园艺学 |
esi全球排名前1% | 农业科学、植物学、动物学 |
截至2024年7月(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在岗教职工196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53人,博士学位780余人。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神农青年英才等国家级人才27人;中原学者2人,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省优秀专家、中原英才计划(育才系列)人选等250余人;全国、全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河南省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连续四年获评河南省优秀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联合申报获批百农种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招收各类博士后102人,国家、省博士后基金获批数量稳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类别 | 名称 |
---|---|
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 | 陈宗懋、陈焕春、张改平、吴孔明、喻树迅、陈润生 |
全国优秀教师 | 胡建和 |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 | 杨永光 |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 茹振钢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杨永光、韩德全、魏永超、邓学法、王新华、王清连、杨怀森、何松林、茹振刚、李成伟 |
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 阚云超、王清连、吴国梁、张百俊、陈富贵、李秀菊、李敬玺、刘用生、郜庆炉、何松林、李波、胡铁柱、焦凌霞、刘润强 |
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 孙海丽、武忠伟、王占奎、郑中求、崔乘幸、王建平 |
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张志勇、李波、胡建和 |
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 欧行奇 |
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 | 何松林、胡铁柱 |
河南省政府特贴专家 | 李友勇、贾积身、胡建、张中印 |
截至2024年7月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3月,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等15个,河南省一流专业、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等38个,河南省特色行业学院及产业学院3个,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园艺 |
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 | 河南中原中农良种有限责任公司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
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市场营销学科教学法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 |
省级特色专业 | 农学、园艺、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市场营销、机电技术教育、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植物保护、园林、烹饪与营养教育、食品质量与安全、国际经济与贸易 |
省级一流专业 | 植物保护、市场营销、农学、动物医学、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与计算科学、商务英语、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动物科学、园林、美术学 |
国家级一流课程 | 综合商务英语、工程制图、文学概论、猪养殖虚拟仿真和远程互动实验教学项目 |
截至2024年7月 |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6项,“十四五”省级规划教材14门。
获奖等级 | 获奖项目 |
---|---|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 双岗实习:职教师资双技能培养新模式 |
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人才能力资本与高校发展研究 | |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教学观念问题研究 | |
地方高等学校定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
涉农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
构建“学科—专业—基地—公司—农户”教学载体培养创新型人才 |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优化与方式创新研究 | |
信息技术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河南省中小学为例 | |
高等学校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
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地方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与实践 |
种植类专业基础课试验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理论与实践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研究 | |
高等学校市场营销专业专升本教育中专科与本科教育衔接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
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改革实践 | |
园林专业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
服装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 |
服装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 |
阳光教育运动下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 |
高中新课改下普通高校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
新课程背景下地方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 |
教育类课程综合实践教学研究与对策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安全监护一体化建设研究 | |
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资源嵌入式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
职教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
eap教学法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 |
制药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 |
基于“双导师制”的中学英语教师教育力职前和职后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 |
新时期师范生师德教育探索与实践 | |
河南省教学成果鉴定 | 地方性院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及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研究与实践 |
当代大学生职业辅导体系的实证研究 | |
大众教育环境下的综合性本科院校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
班级活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的研究与实践 | |
应用写作思维教学“四步法”研究 | |
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
新型校企合作:动物生产类专业生产实习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网络建设 | |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
学分制管理模式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
地方本科高等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 |
教育创新背景下高校种植类专业实验课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
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
机械类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
新形势下农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 |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果蔬食品工艺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
成人高等数学实例教学法的研究 | |
动物医学专业融教学、科研、科技服务一体化团队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 |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模式的构建及培训体系研究 | |
农学学科硕土研究生培养联盟的构建与实践 | |
电子信息类人才订单培养模式研究 | |
高等院校“两翼四驱”生产实习组织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
基于“能力导向”的园艺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与实践 | |
电子信息类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
校产“双向互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
现代农业背景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构建“本科工程教育卓越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 |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7月) |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3月,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匈牙利、乌克兰、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与乌克兰苏梅国立农业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河南科技学院苏梅国际学院;与美国东卡罗莱纳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开展人才培养专项,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专项资助;与美国、匈牙利、乌克兰高校共建3个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邀请来自德国、澳大利亚等外籍专家,建有省级杰出外籍科学家实验室;长期聘任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院士、会士等外籍专家讲座和授课。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