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双湖学工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河南科技学院历史沿革

河南科技学院

历史沿革

渊源(1939年—1949年)

延安自然科学院诞生在抗日战争进入困难时期,1939年5月,面对边区财政状况和人民生活极度困难的艰苦形势,中共中央确定了“自力更生、发展边区经济”的方针,“为促使边区工业生产的进步和保证国防、经济建设的成功”,延安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并于12月改称为“自然科学院”,党中央决定,自然科学院由中央财经部直接领导。

1940年初,延安自然科学院开始筹建,院址为延安南门外杜甫川。1940年5月开始进行招生,于同年9月1日举行开学典礼并正式上课。1941年1月,该校创建生物系,6月将生物系改名为农业系,并由陕甘宁边区政府林业局局长乐天宇兼任系主任。

1945年底,党中央决定延安的教学和科研单位撤离延安,自然科学院的部分同志转移到晋冀鲁豫边区,在边区政府的支持下。1947年3月,北方大学农学院在山西长治成立。1948年,石家庄解放后,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个解放区两个边区政府合并成立华北人民政府,原来两个解放区的大学——北方大学和华北联大随之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北方大学农学院也改称华北大学农学院。

传承(1949年—1959年)

1949年1月,华北大学农学院大部从长治迁至石家庄,留驻长治老校的人员成立华北大学农学院长治分院,又称第一分院。同年8月28日,平原省政府决定建立农业学校,而9月华北大学农学院、北京大学农学院与清华大学农学院三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院同时改称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

平原省立农业学校于1950年春在延津县小店镇正式建立,隶属省农林厅领导,这一时期共有教职工35名(教师13名,职工22名)。为大力快速发展农林业,须培养高级农林业技术人才,平原省政府在建立农校后再次作出建立平原农学院的计划。经中央教育部批准后,平原省政府主席晁哲甫与北京农业大学于1950年春协商筹建平原农学院。北京农业大学抽派4人成立平原农学院筹备组,并于该年秋季筹备选址。

1951年7月,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平原省立农业学校悉迁百泉合并组建平原农学院,同时将平原省内的北京农业大学农村工作站大部分人员、物资并入平原农学院,并从北京农业大学调来一批骨干教职员工充实力量,至此平原农学院正式建立,隶属平原省人民政府领导。同年10月第一届本科生入校并于12月召开首届开学典礼。

1953年1月,平原农学院改建为百泉农业学校,郑州林校、洛阳农校、郑州农校、陕州棉校并入百泉农业学校。1958年9月,百泉农业学校升格为百泉农学院。1959年9月,改建为百泉农业专科学校,郑州农业科技专科学院、郑州水专、安阳棉专、许昌农专、洛阳农专并入百泉农学院。

壮大(1959年—1987年)

1978年,为响应“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平原农学院进一步加强了科研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制定科研规划,明确提出学校的主要科研力量和研究方向要集中在农村这个主战场,科研工作快速发展;1978至1980年,全校科研经费24·9万元,居同时期全省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首;并于1978年至1987年间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20余项,获成果奖125项。

发展(1987年后)

1987年,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为适应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需要,学校升格并更名为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经过10余年建设和发展,学校由农林院校转型为以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师范院校。1992年实现办学重心向新乡校区的转移,至2000年首批通过师范院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2006年,学校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其中5个学科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学科被批准设立省级特聘教授岗位。

2020年11月,河南科技学院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021年5月15日,该校成为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联盟理事会员单位。

2024年11月,河南省河南科技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