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市上海中学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上海市上海中学历史沿革

上海市上海中学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1865年,龙门书院成立,校址在今上海市南市区尚文路原先棉祠处。

1905年,更名为苏松太道立龙门师范学校。

1910年,更名为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1927年,更名为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初中部设在尚文路,高中部设在陆家浜路;之后,又更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上海中学。

1928年2月,更名为江苏大学上海中学;4月,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区立上海中学。

1934年,更名为江苏省立上海中学,校址迁到沪闵路吴家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被迫迁入当时的法租界。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为了拒绝向汪伪政府登记和避免汪伪政权非法接管,1942年初改名为私立沪新中学(学校内部仍沿袭上海中学旧制,毕业生仍发上海中学证书)。

1945年10月,恢复原校名江苏省立上海中学。

上海中学

1949年6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上海市上海中学。

1950年2月,更名为上海市(立)上海中学。

1970年,学校因“文革”被迫停办。

1978年7月,上海市上海中学复校。

1993年,上海中学国际部(shsid)成立。

1995年,上海中学国际部(shsid)成为国际文凭(ib)世界学校。

1997年,“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与应用现场会”在学校召开,拉开了上中率先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序幕。

1999年,学校率先推进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

2003年,学校率先通过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验收。

2008年,学校在上海市高中率先开展“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

2009年,学校与浦东新区教育局、南汇新城镇合作开办公办寄宿制完全中学——上海中学东校。

2010年,学校成为全国教育体制改革项目“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首批试点学校之一,开设科技班、工程班。

2013年,学校成为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之一,全国率先开展中学自主探索大学先修课程的实践,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建构。

2014年以来,上海中学国际部(shsid)已被批准为国际as&a-level学校。

2018年,上海中学国际部(shsid)获得了advancede d(cogniatm)的认证。

2019年11月,上海中学东校教育集团成立。

2020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201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特色学校,入选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

2021年4月,上海中学和徐汇区教育局合作举办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公办学校——上海市徐汇区上汇实验学校;6月,学校与徐汇区教育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月,奉贤区与上海市教委、上海中学签约,合作共建上中国际奉贤分校。

2022年11月6日,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简称“顶科协”)与上海中学、北京人大附中、深圳中学等13所中学共同发起的顶科协世界顶尖中学联盟宣布成立。

2023年6月,学校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建设周期为2年。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