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市崇明区三乐学校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上海市崇明区三乐学校文化底蕴

上海市崇明区三乐学校

文化底蕴

整整一个世纪,三乐学校几度变革,历经沧桑,几代人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积淀了深厚凝重的文化底蕴。三尺讲台连天下,一支粉笔写春秋。正是这种对文化的渴望追求和执着勤奋,凝聚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教师在这里挥洒青春。当一株株茁壮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流逝的岁月悄悄染白了他们的双鬓。

一代宗师汤颂九与施显谟、施象秋等人艰苦创业,严谨治学,起校名、建校舍,倾力于初小—高小—中学的逐步完善。一生廉洁奉公,鞠躬尽瘁,堪称师表。

百年间,从这里走出了无数学子,不少人成为行业典范、时代楷模。

居里夫人唯一的中国学生、物理学家吴健雄女士的老师施士元先生于1920年在本校小学部毕业。25岁就成为当时全国高校中最年轻的教授,他创建了中国核原子物理专业,成为中国核物理研究最早的开拓者。他一生培养了12位中科院院士。

土壤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朱显谟先生,1933年毕业于本校初中部。长期研究中国各地区土壤的成土原因,提出黄土高原土地合理利用、国土整治方略及“三库”协防是当今治水之道的理论。

33届初中校友陆云逵,大夏大学毕业后入黄埔军校习武。四四年参与国共和谈。退休后从事礼乐诗歌研究,被誉为国宝级国乐大师。晚年组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协会” ,为沟通两岸经贸文化交流不遗余力。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