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设19个学院(部),64个本科专业。
学院 | 本科专业 |
---|---|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电子信息工程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
通信工程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
自动化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中德合作)(中德双学位) | |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 |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 税收学 |
金融学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系统科学与工程 | |
交通工程 | |
管理科学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工商管理 | |
会计学 | |
公共事业管理 | |
工业工程 | |
工商管理(中美合作) | |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车辆工程 | |
机器人工程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工程)(中德合作)(合作高校为德国富特旺根应用技术大学)(中德双学位) | |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 英语 |
德语 | |
日语 | |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 土木工程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
环境工程 | |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学院 | 广告学 |
工业设计 | |
新媒体技术 | |
传播学 | |
编辑出版学 | |
动画 | |
视觉传达设计 | |
环境设计 | |
包装设计 | |
产品设计 | |
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 | 医学信息工程 |
制药工程 | |
生物医学工程 | |
假肢矫形工程 | |
康复工程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
医学影像技术 | |
智能医学工程 | |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应用物理学 | |
上海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 | 应用化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英合作)(中英双学位)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中英合作)(中英双学位) | |
工商管理(中英合作)(中英双学位) | |
会展经济与管理(中英合作)(中英双学位) | |
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国际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工程) | |
参考资料:注:学校2024年招生指南与学校官网简介页面专业介绍不一致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2月,上海理工大学拥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学科、计算机科学学科、环境/生态学学科、农业科学学科、物理学学科、数学学科、社会科学总论学科九个学科位居esi全球前1%行列,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类别 | 名称 |
---|---|
一级学科博士点 | 系统科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
二级学科博士点 | 系统理论、系统分析与集成、复杂系统数学理论与方法、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机电功能材料、光学工程、影像光学工程、波谱技术、超快与微纳光学技术、光电检测系统与控制、光电信息获取与处理、光电子物理与器件、印刷光学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新能源科学与技术、能源与环境工程、新能源材料、储能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化学与传感、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系统工程、金融管理工程、企业管理工程、传媒管理 |
博士后流动站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系统科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应用经济手、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系统科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设计学 |
二级学科硕士点 | 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含:保险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新闻学、传播学、数字出版与传播、艺术传播、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无线电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统理论、系统分析与集成、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光学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绿色化学过程与资源综合利用、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设计学 |
专业学位硕士点 | 金融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翻译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出版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工程管理硕士、设计硕士、电子信息硕士、机械硕士、材料与化工硕士、资源与环境硕士、能源动力硕士、土木水利硕士、生物与医药硕士、交通运输硕士、医学技术硕士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光学工程(国家培育学科一级) |
esi全球前1%学科 | 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农业科学、物理学、数学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点学科(培育) | 数字出版与传播 |
机械工业部重点学科 | 动力机械工程、热能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光学工程、系统工程、系统分析与集成、医疗器械工程、印刷出版 |
上海市重点学科 | 系统分析与集成、系统管理、医疗器械工程、印刷出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 制冷与低温工程、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 | 光学工程、系统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6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2月,上海理工大学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院士7人(含双聘),国家级人才87人次,省部级人才331人次,高级职称教师1064人,博士生导师543人。
类别 | 名单 |
---|---|
两院院士(含双聘) | 庄松林、汪应洛、顾敏、郑平、闫楚良、藤岛昭、薛禹胜 |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张华、杨其国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 张华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部评审组专家 | 黄典贵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专家 | 张华 |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 陈宝明 |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 张华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 | 朱亦鸣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赵来军 |
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 | 窦世学、刘化鹍 |
上海市浦江人才 | 郭雪岩、祁影霞、孙晓晶、刘敦禹、陆威、陈健、杨杰、娄钦、戴征舒、金嘉怡 |
上海领军人才 | 张华、窦玉海、柏中朝、苑丁 |
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 | 彭滟、陈麟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华泽钊 |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5月)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热工教学团队(2009年获评,团队带头人杨茉)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光电学院教师团队、能源动力低碳技术教师团队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编辑出版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能源与动力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视觉传达设计、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医学影像技术、工商管理、产品设计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印刷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
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境设计、工业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土木工程、应用物理学、德语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现代出版印刷实验中心、能源动力工程实验中心 |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装备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现代企业运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上海烟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浙江金菱制冷工程有限公司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传热学、建筑环境学、光学信息技术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基地 |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 |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沪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验区 |
国家级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第一批)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项目 | 卓越工程2·0一流专业发展计划 |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教学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上海理工大学与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共建“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2023年10月,上海理工大学作为第二批联盟高校加入“沪校苏企联盟”。
校企合作
截至2025年2月,学校与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共建“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与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共建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与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东方脑血管创新俱乐部联合成立上海理工大学东方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与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共建上海理工大学公利医疗技术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联影、微创等单位合作建设上海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中心;与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上海电缆研究所、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上海电气集团中央研究院等共建“机械工业共性技术上海研究院”和“机械工业上海研究生院”;与中国商飞、上海电气、光明食品(集团)、华为等企业开展全面合作。依托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分布在长三角区域的近40个科技转移工作站,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与杨浦区合作推进环上理创新街区发展,与上海宝山区、浦东新区、黄浦区等和苏州、台州等地方政府围绕创新平台、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良好合作。
国际合作
截至2025年2月,学校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爱尔兰等41个国家和地区的208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有中英国际学院和中德国际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2023年4月17日,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双方共同签订了《上海理工大学与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合作备忘录》以及《上海理工大学与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学生交换项目协议》。2023年10月18日,上海理工大学与肯尼亚马辛德·穆利罗科技大学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