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北京工商大学办学条件

北京工商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5年1月,学校设有4个学部,含10个学院、1个教学部、3个书院,开设本科专业62个。

北京工商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部学院本科专业
北京工商大学经管学部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
贸易经济(数字贸易方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全英语教学实验班)
金融学(含cfa实验班)
金融工程
财政学(数字税收方向)
保险学(精算师方向)
金融科技
数字经济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会计学(注册会计师)
会计学(智能会计)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数字营销)
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管理
物流管理(智慧物流)
供应链管理(数字化供应链)
旅游管理
北京工商大学数字书院/
北京工商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部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营养与健康
酿酒工程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
北京工商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轻化产品质量分析)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功能材料
生物技术
应用化学
酿酒工程
生物工程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
环境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求真书院/
北京工商大学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部北京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统计学(理学)
经济统计学(经济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学)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信息工程
人工智能
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智能制造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北京工商大学创新书院/
北京工商大学人文社科学部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法学
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新闻学
广告学(数字广告与智能传播)
商务英语
西班牙语
北京工商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
产品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工业设计
北京工商大学体育教学部/
截至2024年4月(综述简介与授予点官网存在出入)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1月,北京工商大学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2个。学校有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6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19年,学校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3个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学校拥有5个esi全球前1%学科。

esi全球排名(部分)
类别名称
esi全球前1%学科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环境与生态学、材料科学
截至2024年4月

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部分)
类别学科
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产业经济学、会计学、食品科学、应用化学
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6个)环境工程、民商法学、应用经济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企业管理、材料加工工程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4月

学位点

学位点
类别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系统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工商管理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1月

北京工商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学院名称学科门类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
经济学院经济学0202应用经济学
人工智能学院理学0711系统科学
轻工科学技术学院工学0822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与健康学院工学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
商学院管理学1202工商管理
截至2024年4月
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名称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备注
商学院管理学1202工商管理120201会计学与中央财经大学联合培养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4月
北京工商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学院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
数学与统计学院经济学、理学0714统计学————
食品与健康学院工学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01食品科学
轻工科学技术学院工学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4应用化学
081703生物化工
0822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理学0703化学————
工学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z1化妆品科学与技术
081702化学工艺
0822轻工技术与工程————
生态环境学院工学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02环境工程
083001环境科学
人工智能学院理学0711系统科学————
工学0802机械工程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计算机学院工学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经济学院经济学0201理论经济学020104西方经济学
020101政治经济学
0202应用经济学020205产业经济学
020206国际贸易学
020203财政学
020204金融学
020207劳动经济学
020201国民经济学
020209数量经济学
020202区域经济学
0202z1保险学
商学院管理学1202工商管理120202企业管理
120203旅游管理
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
1202z1财务管理
120201会计学
国际经管学院经济学0202应用经济学020204金融学
020206国际贸易学
管理学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2工商管理120203旅游管理
工学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电商与物流学院管理学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
法学院法学0301法学030105民商法学
030107经济法学
030106诉讼法学
030109国际法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外国语学院法学0301法学0301z1国际法商英语
传媒与设计学院文学0503新闻传播学050301新闻学
050302传播学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4月(综述简介与授予点官网存在出入)
北京工商大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目录
院系名称专业学位类别代码专业学位类别名称专业学位领域代码专业学位领域名称
数学与统计学院0252应用统计————
食品与健康学院0860生物与医药086003食品工程
轻工科学技术学院0856材料与化工085602化学工程
085606轻化工程
0860生物与医药086001生物技术与工程
086004发酵工程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0856材料与化工085601材料工程
085602化学工程
085606轻化工程
生态环境学院0856材料与化工085602化学工程
0857资源与环境————
人工智能学院0854电子信息085406控制工程
085410人工智能
0855机械085501机械工程
085509智能制造技术
0856材料与化工085601材料工程
计算机学院0854电子信息085404计算机技术
085411大数据技术与工程
085412网络与信息安全
经济学院0251金融————
0253税务————
0254国际商务————
0255保险————
0256资产评估————
商学院1251工商管理————
1253会计————
国际经管学院0251金融————
0254国际商务————
1254旅游管理————
1256工程管理125604物流工程与管理
0854电子信息085404计算机技术
电商与物流学院1256工程管理125604物流工程与管理
法学院0351法律————
外国语学院0551翻译————
传媒与设计学院0552新闻与传播————
1351艺术————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4月(综述简介与授予点官网存在出入)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1641人,其中专任教112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66人,副教授523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含双聘院士2名、兼职教授3名),国家级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国家级人才支持计划青年项目人选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北京学者2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杰出人才1人、教学名师2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北京市人才计划项目人选17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1人。

学者风采(部分)
类别名单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陈克复(双聘)、庞国芳(双聘)、谢剑平(兼职教授)、任发政(兼职)、赵春江(兼职)
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郭建华、龚六堂、曹锦轩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郭建华、龚六堂、罗云波、耿直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王静、王彦波、田红玉、罗丽萍、刘红芝、刘新旗
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郭建华、孙宝国、杨贞耐、田红玉、王静
全国优秀教师谭向勇
国家级人才支持计划青年项目人选毛新述、倪国华、詹新宇、李健、李洪岩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孙金沅、张玉玉、林玲、曹锦轩、刘慧琳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黄先开、郭建华、孙宝国、左敏、龚六堂、谢志华、李朝鲜、王静、田红玉、曹显兵、何明珂、宋焕禄、杨贞耐、杨德勇、郑福平、贾英民、曹雁平、董银卯
北京学者左敏、李朝鲜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田红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郭建华、龚六堂、王峰娟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简怀玉
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孙宝国、王静、杨德勇、郑福平、钱立军、黄明泉
北京市“高创计划”杰出人才李朝鲜
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曹显兵、姜同强
北京市“高创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王瑜、田华峰、刘慧琳
北京市人才计划项目人选马振辉、王斯文、刘畅瑶、许柘宓、张伟、李洪岩、李婧、杨晓旭、孟琦、姜善学、胡冰子、赵晓颖、袁栋栋、高菲、曾玺、曾黉、谭晨
北京市科技新星王静、王昌涛、丛艳君、刘洁、张婵、辛洪兵、林玲、陈存社 、郁永辉、翁云宣、曹学丽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4月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1月,学校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北京市专业群建设与改革试点1个,北京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入选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专业2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3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21门,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部,北京市精品教材35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20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单位2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5个。
国家级、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负责人学科专业级别时间所属单位
1物流管理教学团队杨浩雄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国家级2008年商学院
2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团队熊文应用经济学经济学国家级2009年文科实践中心
3会计课程群教学团队杨有红会计学会计学北京市级2007年商学院
4民商法学课程群教学团队李仁玉法学民商法北京市级2008年法学院
5物流管理教学团队杨浩雄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北京市级2008年商学院
6香料化学教学团队孙宝国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北京市级2009年食品与健康学院
7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团队熊文应用经济学经济学北京市级2009年文科实践中心
8金融学教学团队杨德勇应用经济学金融学北京市级2010年经济学院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4月
质量工程(部分)
类别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会计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经济学、金融学、新闻学、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流管理、贸易经济、化妆品技术与工程、环境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高分子材料、食品科学与工程、金融工程、法学、应用统计学、信息工程、软件工程、酿酒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
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经济统计学、财务管理、化学、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产品设计、应用化学、应用统计学、生物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政学、保险学、商务英语、机械工程、功能材料、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力资源管理、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北京市“高精尖”学科(3个)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物流管理、会计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金融学
北京市特色专业(8个)会计学、物流管理、贸易经济、食品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融学、法学、新闻学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金融学
北京市专业群建设与改革试点(1个)会计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中心
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北京工商大学化学化工实验中心、北京工商大学数字艺术制作中心、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会计学全英教学实验区
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5个)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北京天利海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证券投资学、保险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中级财务会计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物流系统论(何明珂)
北京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会计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金融学
入选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专业(2个)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北京天利海香精香料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单位(2个)创意传播校内创新实践基地、食品类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
截至2024年4月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1月,北京工商大学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87个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开展国际交流项目。2013年、2014年,学校先后获批与爱尔兰考克大学“应用统计学”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22年、2023年,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和青年骨干教师项目实施院校;2023年,学校与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中柬商学院;2024年,牵头成立全球商科数字化教育联盟,以务实成果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学校实施“留学北京工商大学行动计划”。2020年,学校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22年、2023年,在中国-东盟交流周联合主办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年会。学校先后加入中波大学联盟,中外财经教育联盟、中爱中外合作办学联盟(中方高校)和“一带一路”经济类大学联盟,以此为平台,助力“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发展、交流互鉴、合作共赢。2023年,学校获批港澳台本科学生招收资质,进一步密切与深化学校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全面提升学校开放办学的水平。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