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北京商学院
北京商学院前身为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干部学校、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中央商业干部学校和中央商学院。1950年初,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建立。1953年,中央商业干部学校建立,1958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合并到中央商业干部学校。1959年商业部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央商学院,1960年更名为北京商学院,中央商业干部学校与北京商学院合并。1969年北京商学院因“文化大革命”停办,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招生。
北京轻工业学院
北京轻工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先后隶属国家轻工业部和中国轻工总会,是中国成立最早的轻工业高等院校之一。1958年和1960年,天津纸浆造纸学院筹备处和轻工业部干部学校先后并入。1970年迁入陕西省咸阳市,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原址重建。
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
1982年,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成立,隶属于机械工业部,主要是面向机械工业行业培养管理干部。
合并发展
199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工商大学由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北京商学院合并,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并入组建而成。2003年8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单位,翌年起与中央财经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4年,良乡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首批7000余名学生入驻,一期工程分为教学科研区和学生生活区,由16栋教学楼、10栋学生公寓和3栋综合楼组成。2007年6月,学校接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于次年3月获得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优秀。2008年10月,学校正式成为中国金融学年会理事单位。2011年,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发起全国区域金融论坛。
2012年12月,学校食品(含保健食品)添加剂与安全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授予学位学科名称为“食品科学与工程”。2014年9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入选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被批准为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同年12月,学校获批成为承担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任务院校。
2016年6月,北京工商大学与天津财经大学、河北大学合作成立京津冀商科类协同创新联盟。2017年5月,学校入选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年,良乡校区二期新建工程开工筹建。2018年5月,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5月,学校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同年9月,“应用经济学”学科获批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年12月,北京工商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成立。
2020年,学校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同年7月,北京工商大学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2021年11月,学校系统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工商管理3个学科成功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至此,学校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已达5个。
2023年1月,北京工商大学数字未来中心揭牌成立。11月,“系统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工商管理学”3个学科获批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24年3月,北京工商大学与中国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农产品气候品质研究、金融气象服务科技、人工智能气象服务领域融合应用、气象新媒体信息传播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开展协同研究和攻关,共建“政产学研用”高效融合的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开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11月,北京市已建设的14个市属高校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包括北京工商大学的数字商学交叉学科平台。12月22日,北京工商大学化妆品智慧监管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
2025年4月13日,北京工商大学与爱尔兰国立考克大学签署全面深化合作意向书。
2025年5月12日,中国日报社与北京工商大学在北京签署国际传播共建合作协议。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