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机信息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该标志以齿轮、水稻、芙蓉花为主体设计元素,围绕学校“和·实”的文化主线展开。标志以绿色为主色调,绿色象征着希望和生机,符合农业性质的高职院校的特征。

齿轮,象征马坡岭校区的相关专业;标志的中心为盛开的芙蓉花,一是象征主校区的农学类专业,二是表明学校坐落在长沙市芙蓉区,凸显地域特征。齿轮和芙蓉花组成有机整体,刚柔相济,寓意两个校区“和融竞进”的精神风貌。

水稻是湖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以“水稻”为设计元素,象征了成熟和收获,寓意学生成就品德之高山,学业之巅峰。整个标志形式简洁、灵动,内涵丰富且充满韵味,深具识别性。

精神文化

院歌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歌》
词:金沙曲:孟勇岳麓山高湘江长,百年治校铸辉煌。迎风送雨追日月,广阔天地好课堂。务本崇实,修德精业,美丽梦想鼓舞我们自信自强。为时养器,器为时用,绿色沃土呼唤我们早成栋梁。为天地,为世界,为明天,我们播撒灿烂春光,播撒灿烂春光,我们播撒灿烂春光。

校训

务本崇实、修德精业

务本崇实:《论语·学而》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就是说,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孔子认为,君子应坚守为仁之根本,“本”确立起来,才会有做人之“道”。农业为立国之本,关系国计民生。学校作为以农立校的高职学院,必须务“三农”之本,传承农耕文明和耕读文化,弘扬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精神,为生民请命,为行业、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学院要务“育人”之本,确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地位,以变革、创新理念,构建合作多赢的开放办学体系,促进农林牧渔等行业的转型,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全体师生要务“做人”之本,立仁重义,以德为先,涵养品德,磨砺与提高技能,奠定事业之基、人生之基。

崇实,即尊重实际、崇尚真实、求真务实。学院的前身是初创于1903年的“修业”学堂,当时办学条件简陋、艰苦,生存举步维艰。在办学早期,一批勤奋忘我的前辈为学校生存和发展做出了无私的奉献,“修业”启明星周震鳞、磨血人彭国钧、老黄牛姚舜生,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面对种种困境,全体教员和学员团结一心,从自身实际出发,明确了追求真理、学以致用、开启民智等办学思想。历经百余年的风雨,学校在挫折中成长,逐渐从修业学堂、中专职校发展成为立足长沙、享誉湖南的高等职业院校。在新时期,学院继往开来,秉承“崇实”的优良传统,将百年办学财富积淀与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密切融合,注重教学、生产和科研相结合,为湖南和全国培育大批专业型、技能型人才。

修德精业:修德即修养德性、德行。《管子》有言:“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中国传统文化一贯注重修德,提倡人人以德修身,修心炼己,增进美德,修己立人。精业,指人们应当精心和专注于自己的职业、事业,精心用心,尽职尽责,把事情做精做细,成就一番功业。古人曾告诫说,业精于勤,荒于嬉。

“修德”在当下,启发学院师生崇尚君子人格,自觉学习先贤,修得一等人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无愧于国家和时代要求,追求人生完美境界。“精业”在当下,倡导师生员工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踏踏实实搞业务,一心一意去钻研,勤勤恳恳学技能,认认真真来实践,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提高技能,逐渐把敬业与精业变成一种习惯,自觉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修德精业,寓意学院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倡导以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和优秀民族文化加强育人工作,浸润师生心灵,涵养师生性情,引领各项事业发展;广大师生用品德、智慧和勤奋铺就自己的成长成才之路,良品善行铸就事业与人生辉煌,在为学、治学之路上不断地成就自我、超越自我。

学院精神

爱国爱校,创业创新

社团文化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学生社团76个,学生室内活动中心8个。每年举办“生机青年”校园文化艺术节,包含科技文化、艺术文化、社团文化、体育文化、公益文化、传统文化、饮食文化、寝室文化、廉洁文化等九类精品节。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