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标/校徽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标图案以展开的书籍和知识门为主体结构,基本色调显示为蓝色,寓意着学校海纳百川、博大包容,其标识图案同时采用中英文,它的正上方中文校名取自毛泽东书法字体,其中知识门寓意着学术为魂、学无止境,“1960”字样表明着学校的建校时间,展开的书籍象征着学校的发展历程,海鸥图案寓意着师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学校在未来的征程上腾飞。
校旗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校旗由校徽和中英文全称标准字体(横式)组成,其旗面有蓝色和白色两款,长宽比例为3:2,颜色蓝白相间,象征着蓝天白云,代表了学术天空的理性与纯洁。其中,蓝色旗面以学校主色调为基本色,主要用于校级层面,而白色旗面主要用于校级以下层面。
徽章
精神文化
校训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训为“诚信、宽容、博学、务实”,涵盖了“立德、修身、治学、做事”四个方面,既反映了学校的办学传统,也展示了学校的精神面貌。
释义: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一种操守,人以诚信立身。
“宽容”,即宽厚包容,是一种修养,人以宽容待人。
“博学”即博采笃学,是一种境界,人以博学正业。
“务实”即务本求实,是一种精神,人以务实做事。
校歌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歌》 作词:周汉民 作曲:叶国辉东海之滨汇聚着一群追梦的青年 追梦青年, 经世济民民族复兴勇敢无畏 奋发图强。 青春的诗篇写在祖国大地 祖国大地, 祖国大地 贸大贸大。愿你的茂盛繁华永远怒放 贸大贸大, 我们的前程远大 我们的前程远大。浦江之畔凝练起一种博大的情怀 博大情怀,诚信宽容博学务实独善其身 兼济天下。奋斗的足迹踏遍海角天涯 海角天涯, 海角天涯 贸大贸大。愿你的茂盛繁华永远怒放 贸大贸大,我们的事业辉煌 我们的事业辉煌 我们的事业辉煌。 |
校庆日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庆日为每年的10月11日。
办学理念
社团文化
截至2023年10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拥有合唱团、语艺团、舞道社、西洋乐团(suibe orchestra)、民乐艺术团、street cool嘻哈社、恋声癖配音社、弓箭社、阿米书社等学生社团。另外,截至2024年6月,学校还有着20个教工社团,包含教授联谊会、青年教师联谊会、垂钓协会、羽毛球协会、篮球协会、乒乓球协会、摄影协会、棋牌协会、瑜伽协会、育儿协会、歌舞协会、烘焙协会、足球协会等。其中,弓箭社、阿米书社入选了2022年“上海高校活力社团名单”。
名称 | 简介 | 图片 |
---|---|---|
合唱团 | 合唱团又称野团,成立于2011年,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七大艺术团之一,曾荣获上海市大学生艺术展演合唱二等奖,上海学生“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歌会系列活动”军歌比赛二等奖等。 | |
语艺团 | 成立于2015年,是一个囊括语言表演、短剧、朗诵、语言思维、声音强化训练的组织,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直接监管。 | |
舞道社 | 成立于2001年,已有22年历史,社涉猎舞种包括hip-hop、jazz、locking、waacking、breaking、popping、swag、dancehall、韩舞、编舞等,举办过多次专属舞展和校内外路演活动、常收到各种表演和比赛的邀请,曾与校舞蹈团合作代表我校参演“上海市青少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歌会”。 | |
西洋乐团(suibe orchestra) | 成立于2011年,涉猎范围从西方古典音乐和歌剧作品到影视作品伴奏以及中国近代交响乐,成功举办过“冬日奏鸣曲”音乐会、“绿野仙踪”草地音乐会、“原声带”喷泉音乐会、“花之圆舞曲”草地音乐会和新年音乐会,还与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等一同举办了云音乐会,多次获得大学生艺术展演二、三等奖。 | |
民乐艺术团 | 校艺术团之一,涉猎曲库从中原到西域,从古典到流行。 | |
street cool嘻哈社 | 成立于2007年,设有hip hop、urban、jazz、popping、locking多个舞种。 | |
恋声癖配音社 | 成立于2010年9月,是由在校学生中配音爱好者自发组织创办并自主管理的艺术类学生社团,作品涉及包括纯广播剧、国漫、日漫等。 | |
弓箭社 | 组建于2015年3月,秉持“射以观德”的理念,得到过央视、新民晚报、五星体育等媒体报道,是教育部认定的全国25个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上海唯一代表,入选了“2020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获得过2019年第三届中国大学生射箭(射艺)锦标赛传统弓甲组女子个人和团体淘汰赛第一名、2019年上海市大学生射箭锦标赛现代传统弓女子、混合团体淘汰赛第一名、中国•天水秦州第五届“李广杯”国际传统射箭锦标赛现代传统弓大学生组女子个人排位赛第一名、主办2020年全国大学生中华射艺线上邀请赛并荣获女子团体全距离第一名。 | |
表格更新时间:2024·06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